第07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从“王哥”到“老王” 平凡“警”事显忠诚
——记仁寿县看守所监管民警王晓权
王晓权。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顺 杜欣谚 文/图

“老王,今天是你值班吗?”

“是的,我正准备再去转一圈。”

“有需要帮忙的,就给我打电话哈。”

……

7月3日下午6点多,记者在仁寿县看守所内见到王晓权时,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即将退休的人——身材略胖,两鬓并未泛霜,精神的寸发给人以精干的印象。唯一难掩年纪的是,面部和手部零散的老年斑和不再矫健的步履,但他依然勤勤恳恳,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王晓权,今年59岁,中共党员,现任仁寿县看守所监管民警。他已经在公安战线坚守了31年。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抱怨懈怠,王晓权一路走来,始终不忘初心,用平凡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人民警察的使命和担当。

不惧挑战

从社区到看守所的“有心人”

1983年,中专毕业的王晓权被分配到仁寿县禾加镇政府,后又调往禾加派出所、满井派出所,成为了一名基层民警。

“打击犯罪,维护辖区治安稳定;服务群众,让群众安居乐业。”从穿上警服那天起,王晓权便牢记基层民警职责和使命,认真对待每一次群众的报警和求助,积极调解各类民事纠纷,化解各种矛盾,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王哥”被群众和同事称赞为“调解专家”。

2017年,王晓权被调往仁寿县看守所。从社区到看守所,王晓权的内心无比忐忑:“他们和群众不一样,要是心态不对,在这里故意找茬,咋办?”

尽管心有不安,但王晓权最终在日常工作中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前几年,看守所在押人员数量多,而且重案人员多,压力十分大,每天都在思考如何监管。”王晓权表示,在工作中,他能够及时调整心态,认真学习业务技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安排在押人员值日、学习、锻炼等工作时,更是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严格落实人性化管理措施,经常与在押人员交流谈心,了解每一名在押人员家庭状况、犯罪根源,并认真做好记录,然后运用自己调解各类民事纠纷的经验,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给予引导与教育。

2019年10月,王某因涉嫌杀人罪被送至仁寿县看守所关押。入所后,王某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不服从管教,常和同监室在押人员发生矛盾,并产生肢体冲突,所里安排王晓权担任其主管民警。刚开始,王某面对王晓权,脸上总是挂着冷笑,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这种抵触早在王晓权意料之中。之后,王晓权从同监室的在押人员处详细了解到王某基本情况后,尝试着和王某交心谈心。他认真聆听王某的倾诉,耐心解答其内心的困惑,并不断重申法律的威严,用朴实的道理、各类案事例向他讲了一遍又一遍,温暖的种子就此悄悄播撒到了王某心里,他渐渐对王晓权产生了信任,思想开始转变,行为也规范了起来。

王晓权在监管岗位散发出的“定力+魅力”,让他成为了“有心人”,将监管场所的“安全”和对在押人员的“共情”融合得恰到好处。在看守所工作期间,王晓权收到了在押人员送来的八、九封感谢信,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平凡动人

和谐包容经营幸福的一家

“老王的儿子可厉害了,荣立过两次二等功!”说起王晓权的家庭,看守所的同事无一不竖起大拇指。

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夫妻俩发挥着重要作用。王晓权的妻子退休前一直从事群众工作,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强,在夫妻俩的带动和影响下,一家人爱岗敬业、互敬互爱,彼此包容,家庭氛围温馨和谐。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王晓权的母亲今年已经84岁高龄,患有多种疾病,长期需要照顾和陪伴。王晓权的妻子主动分担责任,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给子女树立了尊老爱老的好榜样。

在孩子的教育上,王晓权夫妇始终把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孩子从小树立善于学习、尊敬老人、乐于助人的良好意识。在良好家风家教的影响和带动下,王晓权的儿子凭借着出色的成绩和强健的体魄,高中毕业后被选拔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在逐梦蓝天的不懈奋斗中,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二等功2次,获得空军“金牌飞行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为家庭增光添彩。

因为工作因素,王晓权夫妇与儿子分居二地,一家人大多数时间通过视频、电话联系,他们相互体谅、心里装着彼此。“平时工作忙,对儿子疏于照顾,但是因为我们夫妻俩都是公职人员,我们对工作的态度被他时刻看在眼里,对他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王晓权说,儿媳也是一名干警,工作繁忙,但她孝顺、懂事、明事理,与公公婆婆相处融洽,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孩子回家看望公婆,陪他们聊天、做饭,增进感情。

“子女们正是忙事业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保重好身体,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王晓权说,是上一辈人的言传身教,让家庭有了和谐包容的家风,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一定能很好地传承家风。他会继续坚守岗位,带领全家传承和谐包容的家风,向着更好的幸福美好生活迈进。

经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霜侵,磨光了王晓权身上的风发意气,但却磨不掉他眼中的坚定。从警30余年,王晓权先后荣获“先进个人”称号9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3次、嘉奖5次、三等功1次。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这是他在公安战线摸爬滚打,深入扎实的工作能力和群众观念的体现。

虽花甲将至,藏蓝的使命也将告一段落,但岁月不会停止流逝,一颗敢于热爱、敢于追寻和担当的赤子之心,可以让青春永驻。

“第一次穿上警服,第一次社区巡逻,第一次出警处置,第一次化解纠纷……整个过程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王晓权说,虽然没有光辉灿烂的先进事迹,但却是脚踏实地坚守在公安战线的每一天。“每每想到为群众办了实事,他们洋溢着笑容,所有的苦、累都是值得的。如果再让我重新选择,我仍然无怨无悔地选择这身藏蓝!”

上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