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梅 “大爷,休息一下,自己倒水喝。”7月5日9时许,彭山区黄丰镇符利彬理发店,今年56岁的眉山市道德模范符利彬一边为客人理发,一边热情招呼着进店客人。 “小符热情善良,乐于助人,我们都愿意到她这儿理发。”“良心店,理发只收10元。”得知记者的来意,几位客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夸赞符利彬。符利彬有些不好意思,笑着回应道:“谢谢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是你们给了我开店的信心和勇气。” 符利彬的理发店在黄丰镇场镇开了20余年,她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不涨价。如今很多一直在她这里理发的客人都步入了老年阶段,她依旧坚持每客只收10元。这间10多平方米的理发店,不仅为当地老人提供低价理发服务,还为他们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让他们有了心灵的寄托,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这看似平凡的举动,对于一个普通的经营者而言,靠的不仅仅是一份善心和诚意,还有刻在骨子里的尊老爱老敬老的教养。 符利彬出生在黄丰镇新丰社区,父母勤俭持家、孝顺老人、团结邻里,给她和两个妹妹营造了一个温馨友爱的幸福家庭。 符利彬的父亲是长兄,家里还有一个弟弟,自从其父母成家以来,母亲就担起了“长嫂如母”的责任,细致入微地照顾着10来岁的小叔子。母亲身上吃苦耐劳、温柔善良的中国传统女性力量深深影响着她,无论是日常生活和社交,还是后来开店做生意,她都时刻做到尊敬老人、爱护亲人、孝敬长辈。 作为家中的长女,符利彬主动留在父母身边,也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她的叔父一生未娶,无儿无女,就这样一大家人和睦共处了几十年。 “我只是做了一个晚辈应该做的,老人们身体硬朗,没让我操太多心,还帮我分担家务。”符利彬说,早些年,她的理发店生意火爆,丈夫一直在外务工,她一个人要忙着做生意,还有五六亩果树要打理,经常饱一顿饿一顿。家里的三位老人心疼她,每天轮流给她送午饭,还帮她打理果园,力所能及地减轻家庭负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人们一天天变老,孩子一天天长大,符利彬的精力也越来越有限。出于关心,邻里、朋友劝符利彬将叔父送到养老院集中供养。但符利彬割舍不下,还是将叔父留在身边。在她看来,孝敬长辈、爱护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叔父无依无靠,她理应照顾好他,给他家的温暖。 在充满爱的大家庭长大,符利彬的儿子从小就树立了健全的人格,善良懂事、品学兼优,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科研院所,为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献力。她的儿子不仅能力出众,还继承了家中的“孝顺基因”,虽然人在外地,但只要家里老人过寿或者逢年过节,都会抽空回家,给老人带营养品、发红包、购置新衣,哄他们开心。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每天忙完生意回家看到三个爱我的亲人,浑身就充满了力量。”符利彬说,她很享受现在的家庭氛围,虽然父母到了耄耋之年,70多岁的叔父身体大不如前,但心态良好。符利彬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他们多一点关心和陪伴,让老人们度过一个温暖舒心的晚年。 多年来,孝老爱亲的接力棒接续传递,符利彬用柔弱的双臂和坚韧的品格撑起了家庭的责任和担当,为全社会树立了学习的好榜样。符利彬先后获评四川省最美家庭、第八届眉山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