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眉轩礼

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一个重大决策,在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全党尤其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主要表现为“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主要是关于文化、文明以及文化建设的本质根据、根本原则等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严密的逻辑思维,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正式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在2023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对“第二个结合”进行了深刻阐述,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鲜明提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具体要求。概括来说,“九个坚持”“两个结合”“五个方面”“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等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内容。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用”主要是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文化工作的实践路径、方式方法等。“达用”也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具有的“作用”“功能”“属性”等特点,即这一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从实践操作层面的方法论来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系统完备、切实可行的战略路径: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七个着力”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经世致用的特点。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体”与“用”辩证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独具的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文化理论观点,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举措,不是割裂的、外在的关系,而是相互贯通的、内在的关系。“体”决定了“用”,“用”体现了“体”。正如,“第二个结合”的理论观点必然决定了“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而后者也集中体现、反映了“第二个结合”的思想真谛。再如,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认识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这一认识论必然决定了方法论——“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而方法论也蕴含着这一认识论。还比如,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文明交流互鉴规律,其在实践上的要求就是“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而这一要求所蕴含的或体现的正是文明交流互鉴规律。总而言之,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由体以达用、由用以明体的特点。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贡献

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具有重大理论贡献。

(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在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如何建设文化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遵循。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反映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和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任务,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取向,是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人民性的先进文化。这种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内涵丰富,它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发展战略、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相适应,并反映和影响经济和政治发展。这条道路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和文化性质所决定的。

(二)第一次明确把坚持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实践的观念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概括,是新时代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比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制度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尊重及肯定。它表明了对特定文化价值的选择态度,表现为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批判、对外来文化的甄别与借鉴的自觉与自信,体现出文化包容和文明借鉴的自信。简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集中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与自信,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发扬,表现在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开放心态和批判性借鉴吸收的态度。坚持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成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这从根本上保证了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三)第一次提出“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判断。马克思主义既是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又构成当代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或历史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经验和内在规律,要求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相互成就,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二者的相互奔赴、相互融合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四)第一次揭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互支撑。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要创新传统文化。以现代化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世界文明发展的新成果,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部分。它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在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过程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感悟思想伟力,更加自觉坚持“两个结合”,努力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围绕打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眉山样板”、坚定文化自信的“眉山载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大力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

(一)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抓好中心组专题学习,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健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宣讲体系,深化基层理论宣讲“一地一品”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更有影响、更可持续的宣讲品牌。建好用好网上理论阵地,制作一批有思想、有创意、有燃点的理论宣讲短视频,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入脑入心。

(二)抓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保护机制,构建大保护格局。积极申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力争创成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扎实推进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项目,创建大保护品牌。完善遗址遗迹保护相关法规,一体推进古建筑、古遗址、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提升大保护能力。

(三)加强研究挖掘。持续抓好三苏祠博物馆、三苏文化研究院、三苏研究会等建设。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深入阐发三苏文化精髓,广泛开展三苏家风家教、家国情怀、民本思想、廉政思想等应用型研究。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汇聚国内外三苏研究知名专家,开展三苏文化学术交流,打造高端学术品牌。加强三苏文化东坡文化文艺创作,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推动东坡文化国际交流互鉴。以三苏文化研究为引领,一体推进康养文化、忠孝文化、竹文化等的研究利用。

(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建设,以三苏祠博物馆、江口沉银博物馆为重点,串联岷江两岸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积极融入“大峨眉”“大熊猫”“大遗址”“大灌区”文旅品牌建设,构建“一江两岸·三苏故里”文旅新格局。抢抓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培育壮大云演艺、云展览、云直播等数字文化产品消费场景,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领域改革创新,探索“文化+科技”“文化+工业”“文化+农业”“文化+贸易”等深度融合机制。深化文化领域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大产业用地、财税支持、投融资、市场准入等政策支持,健全产业体系,做强市场主体,强化产业支撑。加大地方文艺院团和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制度体系,积聚文化传承发展动力。

上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