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接到老师“告状”电话怎么办?

协办单位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眉山市妇女联合会

眉山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有家长留言,刚开学几天就接到了老师的“告状”电话,说孩子上课开小差,做作业不认真,真想揍孩子一顿。本期《守护成长 丫丫有话说》邀请到四川省家庭教育骨干讲师、教师彭晓兰,一起聊一聊“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怎么办?”

问题一

什么情况下老师会打电话给家长“告状”?

【彭晓兰】家长们要注意,这里的“告状”是打了引号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告状。老师在学校的工作非常繁琐,除了教学工作,还要关注学生午餐、课间安全、同学纠纷等。一般的小事情,老师能解决的就立马解决了,并不愿意打电话给家长。比如,孩子偶尔作业没完成,那就安排补上;如果孩子和同学发生矛盾,老师了解了事情经过后,要求错的一方认错道歉;如果孩子不遵守纪律,批评教育就可以了……但在学校里,老师有责任维护学生的权益和安全。如果是发生了比较严重的事,老师就必须要给家长打电话了。目的是要让家长知道这件事,同时希望从家长那里了解事情背后的原因,最后通过家校配合解决事情。

这样的事通常有三类:一是涉及学生人身安全的。如果孩子的行为会伤害自己或别人,老师一定会打电话给家长。二是如果孩子出现异常行为。比如孩子在学校莫名大哭,在作文里写一些消极厌世的话等。三是涉及孩子品行问题,比如孩子在学校里偷偷拿同学的东西或者经常撒谎等。遇到这些情况,老师肯定是要和家长沟通的。

问题二

接到老师电话,家长们一般会有哪些反应?家长如何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

【彭晓兰】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家长们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有的家长非常感谢老师反馈的情况,积极配合,让事情得到很好的解决。也有一部分家长会觉得接到电话很丢脸,对孩子在家的真实表现也不想说,笼统来一句“在家挺好的呀”,或很敷衍地说:“好的,谢谢老师。”这种情况下,事情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家长们要理解,老师批评学生,其初衷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家长要先肯定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和关心。这样可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氛围。接下来该如何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呢?

第一步,当家长在接到老师电话时,要心平气和先听老师讲讲孩子在学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不清楚的细节,家长可以礼貌向老师进行询问。比如,老师提到孩子喜欢动手的问题,家长可以追问一下,孩子是打同一个人,还是见人就打,是玩耍似的打,还是力度很大的……详细了解后我们会发现,有时候问题可能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严重,或者其中有误解。

第二步,家长要如实告诉老师,孩子在家是否也有这种行为,并反思这种行为是否和家长的教育有关系。比如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家长就要想想这种粗暴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在家中养成的。如果在家中,孩子不听话,家长不耐心教育,直接就揍一顿,孩子容易有样学样,自然在学校也喜欢动手。家长这种冷静的情况反馈和用心反思,能让老师结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迅速判断问题出在哪里。

第三步,和老师友好沟通解决办法。比如孩子出现消极厌世的想法,老师已经发现是父母吵架、家庭不和睦等原因带给孩子的影响。那解决的方法就是父母私下沟通,重视吵架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先把家庭氛围搞好,然后多抽时间高质量陪伴孩子。在学校层面,老师会更多去关心孩子,让好朋友多和他玩,慢慢去温暖他。

问题三

与老师电话沟通后,家长该怎么做?

【彭晓兰】有的家长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后往往表现得很不冷静。想到老师都打电话“告状”了,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有问题,会生气孩子怎么这么差劲给自己丢脸。等到孩子回家后,迎接他们的不是责骂就是体罚。家长认为自己这是为了孩子好,帮助他们纠正错的“行为”。但这种做法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超过老师所告的状。比如,孩子会为了逃避惩罚而撒谎。当父母因为老师“告状”变得焦虑,不信任孩子时,会形成消极的心理暗示,传递给孩子父母的生气和不信任,逐渐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没自信。如果家长没有经过了解,就对孩子进行批评,很容易激发孩子的叛逆情绪,他们会疏远父母,拒绝与大人沟通。老师的“告状”,家长不信任的批评,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还可能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师生关系。

家长们要明白,孩子是伴随错误长大的,每个错误其实都是孩子成长的好机会。因此,老师打电话“告状”后,家长们接下来的做法也是有技巧的。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冷静。家长情绪稳定,才能理性分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家长都情绪不稳定了,怎么教育孩子?怎么理性地表达?

无论孩子在学校犯了怎样的错误,家长不要一见到孩子就训斥,要给孩子表达倾诉的机会。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可能对学校生活还不太熟悉,不太习惯,所以出现问题往往是在所难免的。有的事情在孩子看来可能并不是问题,所以当家长突然批评他的时候,他可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家长可以温和地告诉孩子:“今天老师打电话来了,我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有自己看问题的视角,所以不要在中途去打断他,可以用“哦”“是这样啊”来回应孩子,让他知道你在倾听。要提醒家长的是,父母的鼓励和信任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让孩子看到家长对自己的信任,也是他们改正缺点的一大动力。在和孩子沟通时,先把孩子的优点讲一讲,让孩子知道家长对自己的认知是全面的,是没有偏见的,是比较公平公正的。有了鼓励和信任做铺垫,后续家长再提出老师说到的孩子缺点,孩子也更能接受。在和孩子沟通中,家长多启发式提问,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孩子陈述的事情与老师说的有很大出入,就要考虑是孩子撒谎还是老师没有了解事情的全貌。这时不要急于训斥孩子,心平气和问明情况,可以向目击的同学求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如果孩子撒谎了,肯定要批评教育。如果不是孩子的错,可以告诉孩子如何和老师沟通,取得老师理解,这对孩子也是一种锻炼。有的家长怕老师不高兴,就把孩子的“冤”压下来了,这时候问题就得不到解决。所以,与老师电话沟通后,家长如果处理好了,孩子会因为这次“告状”与老师更亲近。

总之,家长要理解老师打电话“告状”背后的良苦用心,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爱,家校配合才会有最好的教育效果。

结语

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因此,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时,我们要冷静,学会倾听老师,倾听孩子,找到背后的原因,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如果你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权益保护等方面有什么问题,欢迎在线留言,《守护成长 丫丫有话说》将为你解答。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毅 整理

上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