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眉山天府新区:向新型工业化奋进
四川菲斯特激光显示光学屏创新产业基地项目正加速建设。
四川新筑智能工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组装设备。
四川菲斯特激光显示光学屏创新产业基地项目设备调试。
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抢抓生产。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石,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兴则经济兴。

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机遇,眉山天府新区(以下简称新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突出工业为先、制造为要,积极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建设制造强市先行区。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莉 文/图

新技术激发新气象

机器轰鸣、焊花飞溅,机器人娴熟地进行切割……近日,位于新区青龙街道的四川新筑智能工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各项生产紧张有序。

该公司以生产隧道施工装备与混凝土搅拌设备为主,近年来,通过不断进行人才引进、培养和技术创新,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首批新经济示范企业和四川省重大装备企业等诸多荣誉,同时拥有5个专业技术研发团队和3个现代化总装生产线,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80余项、隧道类产品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

走进该公司成品组装展厅,十多台亮黄色的湿喷机有序排列。“这是智能显示终端,采用‘互联网+’实现远程数据共享,应用5G技术实现实时传递。通过它可以直观看到设备施工、智能维保等相关信息。”该公司总工程师杨凯理介绍,公司致力于智能工程施工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与应用,研发制造的湿喷机、锚杆台车、拱架台车等产品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目前有4大类产品应用在川藏铁路建设中。

“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公司通过智能化、智慧化升级,努力提高经营质量,积极开拓市场。去年上半年,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臂架湿喷台车XZPSZ30在川藏线易贡隧道完成首次场外试验,代表公司的自动喷射工艺取得阶段性突破。”杨凯理表示。

近年来,新区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持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一批传统工业企业“旧中生新”,在智能制造上取得较大突破。

新赛道澎湃新动能

1月25日,在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叮叮当当”的机器运转声不断,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切割钢板,有的焊接,有的操作机器……

该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西部唯一的建筑钢结构制造平台,是新区重点引入的制造型企业,拥有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的钢结构制造绿色生态工业园,主要从事钢结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检测“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省内外各类大型装配式建筑。

为西南地区第一高楼——成都中海天府中心生产钢结构,总结形成“大型机场复杂钢结构建造技术”,成功突破高精度栓接钢桁桥制作拼装技术,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工艺技术,智能化发展不断加快……2023年,该公司积极抢占行业赛道,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抢占市场份额,在行业赛道中脱颖而出,2023年承接了包括西安生命之树在内的大型项目20余项。

“接下来,我们将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通过在车间投入智能化设备、改造桥梁生产线等,推动企业技改扩能、增产增效。”该公司负责人表示,2024年,该公司将继续抢滩赛道,为新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近年来,新区大力实施重点产业提质倍增工程,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逐步构建主导地位突出、特色优势明显、前瞻应用广阔的“1+2”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新布局孕育新空间

近日,由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四川菲斯特激光显示光学屏创新产业基地项目厂房已立,各种设备正陆续进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为何跨区域投建新项目?“新项目布局在新区,可与成都构成‘研发+制造’的发展格局,也便于企业产品就近辐射到成都周边市场。”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发展格局下,谁先下好“先手棋”,谁就能取得发展优势。

自省委作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以来,新区借助这股“东风”,深耕细作工业主赛道,积极融入“双圈”建设,整合发展资源,强化成眉“总部+基地”“研发+转化”“头部+配套”等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建链、延链、强链、补链,共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共建天府新区产业高地,为产业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成德眉资四市正在共同推动新型显示、轨道交通、清洁能源装备、锂电产业等9条产业链跨区域建圈强链,通过强强“联姻”,实现联合联动、优势互补、产业共融。新区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先发制人,抢占发展“新赛道”,坚定实施“同城入圈”战略,坚持产业协同创新,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点,推动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走深走实,构建天府大道协同创新共同体。同时,坚持产业链与人才链“双链融合”,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成眉人才协同“桥头堡”建设为牵引,积极打造成都都市圈现代产业人才新高地。

如今,新区正大踏步走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战场。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