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拿稳“民生线” 缝出“声声赞”
青神县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 织密民生工程服务群众
慢病管理暖民心。
老旧小区增设电梯。
老旧小区改造后面貌一新。
城乡公交一体化。
滨江幼儿园效果图。

“这一年,我的降压药只花了120元。”

“这一年,我在家养老,吃饭就去长者食堂,花不了多少钱。”

“城里人花2元钱坐公交车来我们镇上赶场,我们花2元钱坐公交车去城里买卖东西,很方便。”

岁末年初,走在青神县大街小巷,闲下来的人们会一本正经地和你算算“民生账”,句句话饱含着对党委政府的“声声赞”。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道考验答题者思路、体现答题者水平的“必做题”。

近年来,青神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解民忧、办实事,织密民生工程,增进民生福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干好服务民生的“针线活”,用实干实绩把社会民生事业的宏伟蓝图逐步变成美好现实。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古良驹 文/图

民生福祉“密密缝”

缝成百姓“暖心衣”

近日,一说起家庭医生,青神县罗波乡龙泉村村民张大爷就赞不绝口。

“家庭医生服务真好,隔两周就上门,不仅帮我看病,还会送药来,实在太方便了,我就不用到卫生院看病买药了。”张大爷感激地说。

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需长期服药。龙泉村距卫生院较远,平时看病配药很不方便。如今有了家庭医生,他倍感便利。

“国家政策好啊!我爸84岁了,年龄大腿不好,又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两个病拿药一年才交360元。签约‘家庭医生’后,在家就能享受医疗服务,我们做儿女的也省心不少。”张大爷的儿子笑着说。

据了解,未来,还将有痛风、慢阻肺纳入慢病管理。从“两病”(高血压、糖尿病)到“四病”,青神县正不断提升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就医福祉。

除慢病管理外,青神县还不断健全温暖群众的医疗体系——

2022年,青神县人民医院提标扩能;

2023年,启动汉阳医疗次中心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205台(套)医用设备采购,提升全县医疗系统综合服务能力;

2024年,完成河坝子、西龙、黑龙卫生院和汉阳医疗次中心配套医用设备设施采购。

不仅是医疗,这几年,青神教育也不断发展——

2021年,青神中学整体搬迁;2022年,完成青神中等职业学校宿舍楼、综合楼主体工程,青神县学道街小学校舍改扩建;2023年,青神中学与海亮教育集团合作办学;2024年,滨江幼儿园、学道街小学滨江校区即将建成投运。

“我们的教育今非昔比,你们可以放心把孩子留在青神求学。”来自教育界的人大代表说。

在养老、供水等领域,青神县正在努力找“漏风之处”,青神民生,很暖!

民之所需“接着干”

提升群众幸福感

青神县半边街31号的融泽苑小区,原址上有路政宿舍、县幼儿园和黑龙教师宿舍、青竹中小学宿舍、西龙中小学宿舍四个老旧小区,停车不便、出行不便,小区低洼处一下雨就积水……政府组织了一场场坝坝会、一场场小区夜话,将大家的意见汇集到一起。政府积极引导,通过充分交流、耐心回复,逐渐将不同单位、不同行业的居民凝聚在一起,推动四个老旧小区合并成一个新小区(即融泽苑小区)改造工程顺利进行。如今的融泽苑小区干净整洁,进出方便,居民自主设计打造的文化墙精彩丰富,营造出浓郁的书香和融洽氛围。

“以前的陌生人成了近邻,大家相处很融洽。”小区居民杨冬香语气里有种自豪,“现在小区公共空间大了,院子敞亮多了,两头进出更方便!有住户原来搬走了,在小区合并改造后又搬回来了。”

这样的幸福感提升,正在青神老旧小区改造中不断上演。

2023年,全省老旧小区改造和电梯加装正面典型案例现场会在青神县召开,省住建厅和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分管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深入青神县融泽苑小区等地调研,充分肯定青神县为民办实事的魄力与毅力。

这项工作,青神县已经潜下心来干了四年,从攻坚克难到全省瞩目,青神县委、县政府以恒心换来群众不断提升的“幸福感”——

为强化老旧小区改造的资金保障,采用“财政补助一点、社会支持一点、居民共担一点”方式,多方联动建起“资金池”,补齐资金投入“短板”。

为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县委、县政府定期调度事项,定期会商研判重大问题,严格执行“七个一”,即一个标段一套人马、一周一次专题会议、一周一期推进简报、一天一次现场督导、一小区一份改造清单、一户一份告知书、一个施工企业一份量化考核表,开展竣工验收前和质保到期前质量巡查两次“回头看”。

老旧小区建好更要管好。当地还搭建起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四位一体”的管理格局,小区管家、志愿者、党员先锋队齐抓共管,让小区居民的归属感得到极大提升。

在提升群众幸福感方面,青神县总有使不完的“韧劲”——

从购买车辆到完善站台,该县花费数年时间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让城乡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从复兴水库修建到第二自来水厂技术改造、城乡供水主管道铺设,该县经过多年努力,即将让城乡群众都能过上“有水自来”的生活。

一年年来“四好农村路”的建设,给该县换来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的金字招牌和群众的交口称赞。

民之所盼“样样办”

处处都有获得感

“买菜路上有了歇脚的地方,我和老伙伴们都很开心。”在青神县青竹街道青衣社区,80多岁的老党员明伯仙说。

如今,青神县各“口袋公园”“路边公园”里,坐着买菜路上歇脚的老人,聚着体育锻炼的孩子。大家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感受着温暖和幸福。

这温暖和幸福得益于2023年年初的县人大代表建议。一年来,围绕“关于挖掘利用城市‘金边银角’回应群众休闲诉求的建议”,该县人大代表积极履职,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最终让群众“暖到了”。

“我们社区老年人多。我在长期的社区工作中,听到不少老年人说,现在青神建设快、变化大,能不能给他们解决一下买菜路上没地方歇脚的问题。”说起为何提交这么一份建议,青神县人大代表、青衣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罗鸿说。

多年来,青神县建设了唤鱼公园、中岩广场、麒麟广场等一大批市政公园。在此次建议办理中,青神县充分利用城市建设的边边角角,让其成为方便群众、温暖城市的“金边银角”。

通过腾退一个燃气企业,排除安全隐患,对标国内先进水准,建了眉山第一个智慧停车楼中岩路停车场,在节约土地的前提下,解决了周边停车难的问题;

在城区多地建设“口袋公园”,解决了城区绿化少、居民歇息的问题,配套修建了公厕,解决了周边无公厕问题,并修建了步道,打通了城市绿道……

2023年年初,在青神县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们怀揣民意,为民发声,共提出民生相关建议、意见和批评48件。截至目前,建议已全部办理并回复代表,按时办结率达100%,代表满意率达100%。

这些在时代宏大叙事中容易被忽视、但和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等形式得到及时解决。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青神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继续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继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感言

自2019年系统性关注、采访青神县民生工作开始,我见证了青神县的一件件民生实事从希望成为现实,一个个民生工程成为省内瞩目、全国关注的亮点工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149个城市进入深度老龄化,其中有11个城市进入超老龄化,眉山名列其中,而青神县是全市老龄化水平最高的县。

医院集团建设、慢病管理、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老旧小区改造,这些是青神县委、县政府给予老年人最好的礼物,是让在外游子最放心的礼物。

这些也是让青神能够吸引、留住人才,在“优城美乡强产”征程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石之一。

青神民生,正在用其独有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为群众,向未来。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