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文明力量 共筑
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志愿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文明新风吹遍大街小巷……走在眉山天府新区,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文明风景尽收眼底,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新”入“心”,“新”中有“你”成为新区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切实提升了人们的精气神、凝聚力和幸福感。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这是时代所需、群众所盼,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努力方向。
作为国家天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眉山天府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目标,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起来”“转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初步形成了“全域覆盖”的组织体系、“全天候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全方位创新”的实践载体、“全效推进”的体制机制,积极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区样本”,为新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添砖加瓦。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莉 彭威楠 文/图
优化阵地强功能
打造文明新家园
“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音乐起!”走进青龙街道邻里中心,欢声笑语一片,十几位居民正在操练广场舞,她们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活力十足。
每天上午9点,邻里中心的舞蹈室便开门迎客。老年广场舞、蚌壳舞等队伍在这里练习舞蹈,优美的舞姿、欢快的旋律,跳出了社区居民生活的精彩。
除了大展才艺的舞台,在青龙街道邻里中心,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地。“我们打造了全龄化的社区服务。”青龙街道党建办主任张荣伟介绍,邻里中心高标准配置了运动广场,其中包含一个七人制足球场、两个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区。不仅如此,中心还配有服务小孩的六一坊、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陶冶情操的书画室,服务老年人的百岁堂、助老餐厅……可谓“服务到家”,应有尽有。
依托邻里中心,青龙街道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紧扣“学、讲、帮、评、乐”五大类实践内容,形成了“银龄有伴”“邻里相助”“童心缘梦”“敦心巧娘”“文化暖心”等特色服务项目,多样的活动不定时开展,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年轻人融入社区、儿童幼有所学,让群众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
近年来,新区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设施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童伴之家、社工之家、妇女之家等场地资源,合理设置功能分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综合体。
同时,不断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触角,加强农村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涌现出了视高街道视高铺社区、锦江镇莲花社区、高家镇鹰头村等一批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基地。
莲花社区综合文化站实现了为公众提供书报阅读、影视观赏、文艺演出、普法教育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鹰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志愿队伍能效,多形式开展主题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创建了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视高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遵循“人、城、产”的城市发展逻辑,以开放式办公拉近了服务距离,为孤老、货车司机、外出务工人员等提供贴心服务……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明实践阵地,打造了群众精神生活家园。
如今,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体系基本形成,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8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14个,一张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文明实践“服务圈”逐渐清晰。
“一个中心、N点辐射、全域覆盖、多重功能、共享使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画卷在新区大地铺展开来,为群众享受“15分钟生活圈”提供了坚实的阵地保障。
榜样引领齐示范
崇德向善新风扬
近日,第八届眉山市道德模范、2023年度“眉山好人榜”、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仪式在眉山天府新区举行。活动中,发布了眉山市先进典型名单,新区4名个人和1个组织光荣上榜。
“只要我的身体行,我就一直干下去!”青龙街道莲池社区卫生室医生唐书明获评第八届眉山市道德模范。今年77岁的唐书明,曾经背着病情危急的病人到镇医院抢救、替经济困难的病人垫付过医药费……心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一头扎进农村,在基层医疗工作岗位扎根,至今已有54年,几十年如一日,为村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在接受现场采访时,他表示,将把手中的接力棒传递给女儿,教导、协助她把乡村医生的工作坚持下去,继续为当地的群众服务。
“以后我依然会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遇到老百姓有困难,我一定会伸出我的手,尽力帮助他们。”眉山市公安局天府新区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王忠秀获评2023年度“眉山好人榜”先进典型,她曾勇斗歹徒身负重伤,从警30多年,一直站在打击犯罪的最前沿。她不仅拥有一身铮铮侠骨,也有着一份绕指柔情,14年来,像亲人一样帮扶受害者家庭,陪伴其度过人生至黑至暗,找到新的曙光。
“我想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将棕编、糖画在社区普及、展示下去,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锦江镇莲花社区文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黎明贵获评第七届眉山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优秀志愿者,他在志愿服务中普及和传承传统技艺,开设“手艺·守艺”棕编糖画小课堂,无偿把自己的糖画和棕编绝活传授给大家。
“我想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兴盛中学的郑紫怡获评2023年度眉山市“新时代好少年”,手捧获奖证书,她满怀信心地说,非常荣幸获得了新时代好少年的奖,这是对她的鼓励,也是鞭策,她将更加努力,带动身边的同学,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好少年。
此次上榜的,还有青龙街道龙都社区,该社区组建了5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拥有志愿者520人。通过成立“红色楼栋长”,不断延伸社区志愿服务触角,激活基层治理新“栋”能;开展春节、妇女节等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社区荣誉感;开展歌曲比赛等大型志愿者活动,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在社区居民的点赞声中,该社区成功获评第七届眉山市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优秀志愿服务社区(村)。
道德模范,可敬可爱,模范事迹,可信可学。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一个榜样就是一种力量,感召人们不断向上。
近年来,新区白纸作画,从零起步,在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的路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新时代奋进者,他们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爱岗敬业、敢为人先、争当示范,也正是他们的示范引领,越来越多人投身到新区的现代化建设中,为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添动力和色彩。
形式创新方法多
精准服务很贴心
今年4月,由森林消防员、应急队、护林员等专业力量以及党员干部、热心群众共计70余人组成的新区森林防灭火志愿服务队成立。
成立以来,该志愿服务队积极整合组织森林防灭火专业设备、人员,开展火灾急救、灭火;在林区、坟区等高危地区设置防火卡点,开展火源管控、劝导群众文明扫墓;广泛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火灾隐患排查、灭火设备设施维护等,全力保障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赢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
在新区,像这样的专业队伍还有很多。
一直以来,新区着力于加快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化、管理标准化、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壮大了行业志愿者、专业志愿者、公益组织在内的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全覆盖。同时,积极打造线上志愿服务平台、招募志愿者,实现志愿者注册、登记、招募、记录的一站式服务,开展理论宣讲、排队礼让、文明劝导、科普宣传等活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而志愿服务如何开展到群众的心坎上?
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新区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围绕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等内容,由相关职能部门组建的志愿服务分队,针对群众需求,开展“点单式”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志愿服务。
针对暑期孩子看管难题,新区在眉山天府新区托育中心、眉山天府新区实验学校、青龙街道莲池社区及视高街道视高铺社区等地推出暑假托管班,面向新区职工子女开班,开启“官方带娃”模式。
为促进乡村振兴,锦江镇天宫村和高家镇鹰头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从人居环境、道德公约、移风易俗等多个项目对村民进行打分,村民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拿到道德超市兑换成洗衣液、卫生纸等生活用品,大大提升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以“一小”为抓手,贵平镇创新打造“上行学堂”品牌项目,通过开展“上行伴读”“上行体育”“上行美育”“上行心育”系列活动,围绕各年龄阶段儿童打造涵盖儿童德智体美各方面的服务体系。
……
“群众需要什么,就是我们志愿服务努力的方向。”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新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全覆盖,积极调动志愿力量开展群众乐意、满意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明风尚在新区引领潮流,文明之风在新区遍地开花,通过日渐完善的新时代文明阵地建设,日益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歌向前,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优秀文化,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