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勇军 文/图 秋冬更迭,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层林尽染,村里的农家乐一边接待着零散旅客,一边为即将开幕的瓦屋山冰雪节做着迎客准备。 复兴村地处洪雅县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村落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其可考证的历史有2200余年。就是这样一处古老而美丽的古村落,在以前被人称为“世外桃源”,一方好山水藏在深山人不识。如今,复兴村游人如织,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复兴村的蜕变,离不开这里的“领头雁”——复兴村党支部书记尹成静。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陆续走上了旅游致富的道路,村庄也在旅游业的支撑下焕发出朝气与活力。 “早些时候,村民对旅游没有概念,也没有信心。”如何让群众相信旅游能致富,唯有做给他们看。于是,尹成静在2012年拿出全部积蓄,建成了拥有19间标准客房的农家乐,为村民们“打样”。依托当地的一方山水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她的农家乐生意火爆。 见到实效的村民们陆续跟进,不仅在硬件上舍得投入,还效仿尹成静四处学习取经,村里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截至目前,全村共有75家农家乐。“当时我的农家乐还是全村最大、设施最好的,现在都被甩在后面啦!”尹成静满脸欣慰地说,现在许多村民还另辟蹊径,干起了烧烤、土特产售卖,家家户户都从事着与旅游相关的行业。 “没有文化的旅游始终是苍白无力的,也不可能走得长远。”尹成静说,复兴村羌风楚韵的地域文化独具特色,于是她组建了青羌艺术团,自己担任团长,对复兴山歌、复兴耍锣鼓、复兴牛儿灯等进行系统发掘、整理和创新,得到了游客的一致赞赏。 2020年,尹成静又依托青羌艺术团成立了归属村集体经济的文化公司。公司50多名成员全部是本地村民,大家在经营农家乐、民宿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表演获取报酬,村民的收入渠道走向多元。 村里人都说,尹成静是点燃复兴村旅游的“一把火”。尹成静却表示:“一把火的能量是有限的,我们要将‘一把火’变成‘一团火’。”她带领乡亲们走上旅游致富路,又引导培养多名致富能手成为共产党员。现在的村“两委”班子4人中,就有3人是她介绍入党的,班子成员全部从事旅游业,他们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其为民服务的热情和效率都很高。 带强班子的同时,尹成静还团结凝聚乡村振兴力量。早年外出打拼的本村人王文君,不仅在打造复兴村旅游文化方面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更是真金白银出资40余万元修建了复兴博物馆,并赠送了大量藏品,为复兴村旅游增色不少。 在凝聚本村力量的同时,尹成静还广交朋友,其朴实善良的品性、一心为公的担当,得到了很多有识之士的认可;他们乐意同尹成静分享乡村振兴的经验,心甘情愿为复兴村的发展献计献策。“对村庄发展做出贡献的朋友,我们会授予‘复兴村荣誉村民’。”尹成静介绍,现在复兴村荣誉村民达30人之多。 在尹成静的带领下,复兴村先后捧回了“首批中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森林乡村”等金字招牌,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2000余元跃升至2022年的23600元。 尹成静是洪雅县众多带领群众奔康致富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典型代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洪雅县高度重视村“两委”班子的选育,一大批愿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致富带头人、产业发展能手被选举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扶上马再送一程,选齐配强村“两委”班子的同时,洪雅县还采取集中培训、季度拉练等方式,着力提升“两委”干部的履职能力。今年,该县就联合眉山开放大学举办村(社区)干部学历集中提升班,64名村干部集中参加大专在职教育,着力解决村级班子知识结构不优、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预计到2025年底,50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将达到100%、村“两委”干部超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