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 棱子 沁寒 11 在《春来东坡》抖音号讲了程夫人后,他们的抖音团队希望我再去讲苏东坡。 我说讲苏东坡的人太多了。蒋勋讲得雅俗共赏。我可以讲话剧《苏东坡》里的人物,比如官场中人程正辅。 沁寒说,更好。好久讲呢? 我先备课、查资料,写成稿子。 当时,我正在写《程夫人的天空下》。馨忆也准备写一篇《月亮下面说母亲》。 袁超群没有要求我们写,是我们有感而发。 拿起笔写程正辅时,资料的缺失是最大的困难。我求助邵永义提供青神方面的资料。请刘娟帮我核实查阅所需的史料,并进行筛选。海英给我当校对。 4月17日,完成《官场中人程正辅》第一稿,立即发给邵永义审核。 临近五一,沁寒已经安排抖音团队来眉山、青神录制。 我说不行。还在完善中。 五一大假后,沁寒又催稿。还在二稿的时候,他就发给了董凡。我说别急,还没定稿。他说,写得不错。 我耐心地说,如果要讲,我自己要先弄明白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些史料没有出处,我就用艺术创作的方法进行倒推。推得起走,就用。推不起走就搁置。因为人性这个东西,千年百年都是相通的。 再有,不能堆积资料。我是为话剧《苏东坡》的观众写的。一定是有趣、有可读性。能够帮助观众了解剧中人物和事件。 沁寒说,好嘛,好久完成呢?我等到用。 别催,我已经在拼命了,5月底肯定完成。我抓紧时间把稿子发给几位老师,请他们拨冗垂阅。 结果一个没有回音。一个说不了解,所以没有发言权。 只有高旭帆回微信:写得好,语言干净。你在哪里找的资料?是自己创作的吧? 我回复:你猜对了。我想听意见,有哪些不妥的?或者需要改进的?你是剧作家、作家、编剧,请用专业眼光批评指正。 高旭帆说,你分三个部分来写是对的。《苏程联姻》《苏程断交》《苏程复交》。八娘的性格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的根源可以深挖。让矛盾更冲突,更有戏剧性。苏洵可以再丰富些,再饱满一些。 嗯,明白了。 刘馨忆把我表扬了一番,写得很好! 5月23日,海英完成了最后的校对。 我同时发给沁寒和邵永义。 沁寒只问了一句,可以在《春来东坡》用哇?于是春来东坡公众号多了一段编前语: “对于很多看了话剧《苏东坡》的观众,定会对《惠州修桥》的表演印象深刻。其中苏东坡和程正辅的双人演出尤为精彩,欢笑声不绝于耳。更是如此。因程苏两家交恶,抑或是后世文人对苏东坡的偏爱,正史中对程家的记载微乎其微。 于是,春来君向眉山作家棱子发出了约稿请求。棱子老师在看过话剧《苏东坡》文旅驻场演出后,感慨四川人艺的精品话剧《苏东坡》能在成都作为驻场演出,欣然应允。 棱子老师走访了眉山青神程家嘴、瑞草桥、瑞峰场,与当地作家进行了交流并拜托青神作家、前青神县文旅局局长、《苏母传》作者邵永义老师,做了大量的考据工作。先后五易其稿,写出了《官场中人程正辅》这篇文章。春来君推荐给各位喜欢苏东坡的苏迷和话剧《苏东坡》的剧迷们,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苏东坡。” 我把截屏发给邵永义。他着急地问,哪个媒体用?我这边可投《眉山日报》。 (棱子,本名张蓉,眉山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在《人民文学》《四川文学》等发表,出版专著《与尔并肩》等5部。《百坡》顾问。沁寒,本名魏鑫,眉山人,有作品在《散文百家》《文学报》等发表。独立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