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丹棱仁美: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赋能乡村振兴
“桔香稻田”成为网红打卡地。(资料图片)
游客在采摘蓝莓。(资料图片)
蓝莓丰收。(资料图片)

近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示了省级百强中心镇拟命名名单,全省42个镇入选。其中,我市洪雅县柳江镇、丹棱县仁美镇上榜。

金秋时节结硕果,乡村沃野丰收忙。走进丹棱县仁美镇,空气中溢满稻香,果园中水果挂满枝头……近年来,仁美镇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路径,持续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张莉

产业兴旺 稻谷飘香收割忙

9月6日,在仁美镇金藏村的稻田里,收割机、运粮车来往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排排稻谷被卷入收割机中,一粒粒色泽金黄的谷子倾泻而出,很快便装满了运粮车。

据了解,仁美镇提升建设了1个以“桔香稻田”为中心,以稻油轮作、稻田高效种养、农旅融合为特色的3000亩粮油产业核心区,集成应用展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发展新模式。

“以前,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每亩地能挣到1万元都很不错了,现在把土地交给村集体,请专家指导种植蔬菜和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收入也跟着增加。”金藏村村民周开洪说。

仁美镇充分利用产业保障优势,吸纳正鑫农牧、忠祥农场、宏源生猪等8家生猪养殖企业落地,全镇年出栏生猪12万头;同时,引入国内优良种猪、先进设备与现代技术,推广规模化养殖,构建种养循环模式,逐步形成了“生猪养殖—猪粪养蚯蚓—蚯蚓粪种水稻—秸秆发酵进行三沼(沼液、沼渣、沼气)利用”的完整闭合循环系统,既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又涵养了生态。

此外,仁美镇还积极引进了四川信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70亩百香果种植基地;引进丹橙果业苗木基地建设项目,建设雅源养鸭场;投资1.6亿元在金藏村打造现代化养猪场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建设要求,形成辐射示范带动效益,不断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增效。”仁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旅融合 特色产业促振兴

走进仁美镇某蓝莓种植基地,一颗颗饱满圆润的蓝莓缀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三五成群的游客穿梭在果园里,一边采摘、一边体验惬意的休闲时光。“趁着休假,我特意约上几个朋友来这里采摘蓝莓,感受其中的乐趣。”来自洪雅的游客史女士说。

仁美镇依托脆红李、蓝莓、柑橘等特色产业,探索乡村旅游农事体验,举办“生态水果采摘文化节”“耕读文化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发展节会经济;依托山水田园风光、彭端淑为学文化、郑山千佛寺石刻文化等大力发展精品民宿,稳步推进五龙村“江山大塘”“锦绣李湾”项目建设,完成了“吴家院子”“荷塘月色”民宿打造。

据悉,“桔香稻田”已成为丹棱县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这也是当地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继续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农业变得更强、农村变得更美、农民变得更富,为建设成都都市圈美丽经济示范区·大雅幸福新家园蓄势积能。”仁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丹棱县以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为目标,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揽,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厚植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以幸福古村为标杆的“丹棱游村”金字招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老峨山、网红打卡地“桔香稻田”等农文旅融合新场景,走出了一条农文旅兴村的特色发展之路。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