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斌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俊涵文/图 “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样一本深度还原历史、内容丰富且制作精良的水利建设成就专辑,作为一名一辈子在水利战线摸爬滚打的‘老兵’,我深感荣幸,倍感骄傲和振奋!”7月6日,丹棱县召开“同心共建现代化丹棱·书香政协建设读书分享会”暨《丹心水润·丹棱县水利建设成就文史专辑》发行座谈会,标志着该书的编撰工作圆满完成,眉山市首部区县展示水利建设的文史专辑就此诞生。在发行座谈会上,丹棱县水利建设者代表李玉君难掩激动之情。 2022年,丹棱县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重点展现丹棱县解放以来73年水利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结合2023年度开展的“同心共建现代化丹棱”专项行动,《丹心水润·丹棱县水利建设成就文史专辑》编撰工作紧锣密鼓开展起来。 据介绍,《丹心水润·丹棱县水利建设成就文史专辑》所刊载的文章,通过采访当年各类水利工程建设的参加者、见证者“亲历、亲见、亲闻”的第一手资料,查阅了数百卷文献史料、档案资料,经过编委会精心整理而成。本书立足写实,图文并茂地记述相关水利工程的历史和现状,也记录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人物的事迹。全书约26万字,分为六个篇章。其中,“开拓奋进篇”概述丹棱县水利建设成就;“水利史实篇”记录了丹棱县各个历史时期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建设史话篇”以水利建设者亲历的回顾,反映丹棱县水利建设历程;“引青入丹篇”反映丹棱县“引青入丹”民生工程的实施和发挥的作用;“丹心雅正篇”反映丹棱县水利工程建设中涌现出优秀人物的典型事迹;“丹青水韵篇”通过散文、诗词、赋、图片等形式,讴歌丹棱县水利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展望丹棱县的美好未来。 “《丹心水润·丹棱县水利建设成就文史专辑》一书用文字和图片,如实记录了丹棱县从古至今的水利工程建设成就,记录和总结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丹棱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丹心雅正、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以此铭记历史,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特别是传承弘扬好73年来治水兴水形成的水利精神,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从治水兴水的巨大成就中汲取奋进力量,激励全县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新时期为积极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而拼搏奋斗。”在谈及《丹心水润·丹棱县水利建设成就文史专辑》一书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时,该书主编、丹棱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叶斌表示,此书的成功编纂是“同心共建现代化丹棱”专项行动的重要成果,也是教育、引导、弘扬丹棱精神重要载体,其总结历史、激励当下、服务未来的历史价值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彰显。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丹棱县地处岷江和青衣江的分水岭地带,无大江大河过境,水资源匮乏是古往今来的基本县情。1949年12月17日丹棱县解放后,丹棱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大兴水利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建成了以梅湾、党仲、东风三座水库为主的系列水利工程。二十一世纪以来,丹棱县水利建设步入现代水利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10月,丹棱县启动从洪雅青衣江引水入丹工程。2019年1月31日,“引青入丹”工程正式通水,丹棱县人民生活用水跨出历史性的一步。随后,该县用两年时间推进了全域安全饮水工程建设。 “实施系列水利工程建设的这段峥嵘岁月,是丹棱群众战天斗地、从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的关键跨越,多年的艰苦奋斗让丹棱成为全国文明的特色农业产业高地,为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构建起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据丹棱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丹棱县拥有各类较大水利工程3181处,其中:水库53座,山坪塘781处,窖池2217处,泵站130处,总蓄引水能力5909万立方米,有效蓄水量4889万立方米,设计灌面15.21万亩,为丹棱县经济社会“腾飞”插上了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