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幸)“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一方是成长之地,一方是归老之地,千年前,大文豪苏轼的情之所系开启了一段特别的缘分:5月15日至19日,常州日报社和常州广播电视台采访团来我市联合开展“结缘东坡·‘眉’好‘常’在”城市形象主题联动宣传。 五天时间,常州采访团分别前往我市永丰村、三苏祠、东坡水街、中国泡菜城、青神县中岩寺、竹里巷子、国际竹艺城、斑布健康竹产业园、瓦屋山、彭山经开区等地,围绕眉山传承弘扬东坡文化、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进行实地采访。期间,我市以“制造强市、开放兴市、品质立市”全方位服务“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以项目带动产业融合发展等做法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常州位于长三角中轴腹地,倚着长江、枕着运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苏轼曾14次到常州,并最终选择在这里终老、离去;眉山位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是苏轼的出生地、成长地。常州与眉山,两地在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诸多相似性,且同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眉”好“常”在CP,多了许多共同语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奋力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的眉山不断吸引着国内外各个城市的目光,眉山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继常州采访团应邀来眉后,眉山采访团也将于近期赴江苏常州进行采访。 因东坡结缘,常州与眉山,如何书写美好?让我们继续锁定“眉”好“常”在这对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