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侨)“全镇2021年新建的18座提灌站,2023年巡察时才真正发挥了作用,涉及3000余户5000亩高标准农田……”近日,仁寿县宝飞镇副镇长张文兵感慨地说道。 原来,今年3月,在宝飞镇巡察的县委第二巡察组的同志陆续接到群众反映“该镇新提灌站电价要比老提灌站的电价高出一半,老百姓不理解、不愿意交电费,供电所收不到电费、不给搭电,池中无水、庄稼种不下……”,这立马引起了巡察组的高度重视。 “立即着手了解,给群众一个答复”。巡察组组长郭勇当机立断,巡察组兵分三路,一路到县发改局了解电价情况,寻求政策支撑;一路下沉走访群众,核实反映情况的真实性;一路在镇政府查阅资料、座谈相关人员和了解供电所供电情况。 经过三天时间的深入了解,巡察组发现,宝飞镇2021年以前的提灌站按1-10千伏0.2421元/度收费,之后修建的提灌站按1-10千伏0.4973元/度收费,执行标准与省发改委文件规定一致。但群众对同村、同网、不同价且价格悬殊一半的政策理解较偏执、不认同,宝飞镇党委政府也对群众作了多达40余次的解释、疏导、回复工作,依然收效甚微。 “春耕生产关键时节,提不上水、浇灌不了土地,延误农时咋办?”老百姓很焦急,巡察组的同志也很着急。巡察组组务会敲定“四个务必”:政策宣传务必到位,释疑答惑务必到家,应急措施务必跟上,制度机制务必完善。 紧接着,巡察组与宝飞镇党委商定,巡察组负责统一制作“提灌站电价执行政策明白单”;组、镇、村三级联动,宣传政策、释疑答惑,做到家喻户晓,消除群众偏执;村“两委”用公共服务运行经费交清新提灌站前期产生的电费,确保解决“提水灌溉”燃眉之急,之后的电费按“谁受益、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办理;镇党委政府修订完善提灌站维护使用管理办法,规范运行。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巡察组不负群众重托,用实际行动向群众给出了满意的答复。 4月初,宝飞镇11个村的41座新老提灌站赶在春耕生产季对1.1万余亩耕地进行灌溉,塘、池囤蓄水充沛。老百姓的“偏执”思想打消了,对政策的理解通透了,对镇党委政府愈加信任,当地发展粮食生产的底气也更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