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司马无极长篇小说 《一河流沙》分享会举行

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毅)4月9日,市文联、市作协组织召开司马无极长篇小说《一河流沙》分享会,50余名作家、文学爱好者参加,分享阅读心得。

《一河流沙》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描绘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北方地区农民的生存状况,展示了民众揭竿而起自发抗战的感人情景。小说有意使用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不加任何修饰,着力打造出逼真的叙事场景。小说描写的一众人物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寄托了作者对时代和人性深入的探索与思考。

《一河流沙》历经作者司马无极创作与反复修改20余年,一经出版,广受好评。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表示,《一河流沙》描述了南北穆家人从世代仇怨到携手抗敌的精彩故事,谱写了一曲民众自发抗战的浩然长歌。民盟中央原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张平说,“《一河流沙》只是这本书的第一部,原稿从抗战前期一直写到改革开放之初,从一个家族兴衰一直写到一个时代跌宕起伏、波涛汹涌和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分享会上,大家都给予了《一河流沙》的高度赞扬,小说在40多万字的篇幅里,淋漓尽致描写了抗战背景下的国恨家仇,这是作者多年积累酝酿,怀着对故土深深的热爱,情感迸发而出的呕心沥血之作。作品不仅有着丰富的内涵,再加上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对农村家族群像的呈现,让作品枝叶饱满,有了一种如史诗般的纵深感,增强了作品的厚度和力度。

作家、文学评论家申红梅说,自己一口气将《一河流沙》读了三遍。在她看来,小说以家族、历史、时代、乡土等元素构架长篇,走出蜀地,面向北方,非常扯人眼球。小说中的闲笔、反转、镜像家族,个性化地阐释了乡土与时代的关系,有改编成影视剧的潜力,最为耐看。闲笔不光是作者对穆刀沟的抒情,对故乡的回望以及对时代的回望,更是作者对古典小说艺术传统的回望和继承。有作者的童年、亲人和家族真实的人和事,暗藏了他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与赞美。通过这些闲笔,作者在小说中为人物留下了生命之根,重温了自己生命的来处,也为小说留下了二十一世纪少有的真切的“乡愁”。

“读者和时间是最好也是最终的讲解师,因为能力所限,《一河流沙》仍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问题。但无论如何我还是相信它是一部与众不同的书,至少它是一部用真实写出的书。”作者司马无极说,今后自己将争取创作更多贴近现实,真实反映人民生活河社会风貌的优秀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