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卫生城市你我共建 健康眉山大家共享
植被养护,共建美丽城市。
水清、城绿,群众生活美好幸福。
道路整洁有序。
“东坡步道·大家之路”项目提升市民获得感。
公共厕所干净整洁。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良好的卫生环境带来的是人居环境的改善、城市品质的提升;

对于个人来说,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让身体更健康,让心情更愉悦。

铺设整齐的透水砖、大大小小的绿化景致、整洁有序的街边商铺……走在眉山城区道路、广场、公园等休闲场所,处处能发现迷人的风景。卫生和健康,正踏着城市发展的节拍,成为全市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幸福。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和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坚持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稳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2021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后,坚持高位推动、干群联动,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广大市民亲身经历了从“要我创卫”到“我要创卫”的转变,创卫已经成为了每个眉山人的自觉行动,“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已然成型。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林 文/图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7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突出源头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国家卫生城市是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的‘金字招牌’,是全市人民的荣誉,集中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城市品位、文明程度和健康水平。要通过创建工作,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是全市干部职工深入“骨子里”的认识。

2017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决定,随即成立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下设8个分指挥部,由市委书记任总指挥、市政府市长任指挥长、8位市领导任分指挥长。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坚持每季度研究一次创卫工作,集中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分指挥长坚持每月集中研究推进一次创卫工作,全面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高位推动,压实责任,保障了创卫工作有力推进。

2021年,我市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三年创建,攻坚克难,首创即成。通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城市整体卫生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城市基础功能、运行管理、品质形象不断提档升级,市民文明健康素养全面提高。

创卫难,巩卫更难。

2021年,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眉山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建立爱国卫生工作常态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坚持市县(区)联动、重心下移,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坚持以城带乡、全域共建,坚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坚持严格考核、奖惩逗硬”等基本原则,强势建立了系列高效的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体制机制。

2022年,市委设立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指挥部,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任指挥长,相关市领导任副指挥长,党政主要领导高位推动,给爱国卫生和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组织动力。

上下齐心,乘风破浪。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均配备了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各村(居)民委员会均建立了公共卫生委员会,确保了爱国卫生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全市的爱国卫生工作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活动经常,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

全市“一盘棋”,长效管理工作实现新跨越

“特别是环境卫生这方面,眉山十分干净整洁!”3月27日,在眉州大道绿化带步道上散步的市民徐莉告诉记者,不管严寒酷暑,都能见到环卫工人在路上打扫、进行保洁作业,路面每天都干干净净。

如今,市民对我市城区卫生状况的满意度逐年提高。不少退休老干部坦言:“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草更绿了,空气更好了,城市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的生活也更舒心了,生活在这样的国家卫生城市,就是最大的幸福。”

群众的满意是对工作最大的褒奖。

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高、涉面广,涵盖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市容环境卫生、生态环境、重点场所卫生、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和疾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乎城市形象和市民健康。可以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推进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就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于是,我市在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中,统筹兼顾,研究对策,加大力度,逐个落实。

小区管理问题是基层治理的难点。我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把改造老旧小区作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把老旧小区改造成为“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安全有序、服务便捷、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生活共同体,切实解决老旧小区安全隐患,提升了居住环境、增强居民幸福指数。

农贸市场是城市顽疾,乱了治,治了乱,容易反弹。我市在农贸市场升级达标改造的基础上,严格落实《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强管理,查漏补缺,专项整治重点区域难点问题,切实保障了市场内商品分类划行归市、布局合理、区域标志明显,摊位分布规范,通道畅通,物品摆放、车辆停放井然有序。

大气污染防治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打持久战,需要耐心和毅力。我市持续在科技治污上发力,实现“空天地车人”立体全方位监控,通过线上千里眼、线下网格员协同作战,布下了“天罗地网”防治污染,为“眉山蓝”保驾护航。“在我市中心城区、岷东新区、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甘眉园区已经建成93个大气微观站。”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大气微观站点监测空气六参、气象五参等数据,通过数据实时分析浓度高值区,用于精准查找区域污染源。今年,全市将再建200个微观站点,建成后将覆盖到全市各个乡镇,形成市、县、乡镇、社区四级大气网格化管理体系。

持续开展乱搭乱建整治、废品收购站整治、洗(修)车场整治、“牛皮癣”小广告整治、食品“三小”行业整治,完善城区主次干道的路网体系,对污水管网、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提质改造,推进管线“蜘蛛网”治理……一项项民生关切,在巩卫工作中得到解决和推进。

小区更规范了,道路更宽了,停车位更多了,市场更干净了,绿化更平整了,店招店牌一直整洁有序……这座城市在巩卫工作中一步步呈现出环境卫生秩序明显改善、行业管理更加规范、城市形象逐步提升的良好态势,悄然发生的新变化让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

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坚决打赢国家卫生城市“保卫战”

城市的进步和成长只有新的起点,而永无终点。开展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不仅是一场为民务实的“赶考”,更是一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民战役。

2月6日,在东坡区大石桥街道白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东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东坡区志愿服务总队举办的“文明始于心,环保践于行”志愿服务活动热闹开展。

“通过活动,旨在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倡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养成高效利用垃圾的好习惯。”现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效果达到预期。

2月11日,东坡邻里中心水云间分中心里,一场热闹的“环保换一换”科普宣传活动吸引了很多辖区居民参加。“我很乐意把家里的旧书报、空瓶子等废旧物品拿来置换新物,这样很有意义。”居民王宇说。活动现场,设置了废旧物品兑换区、环保知识有奖问答区、垃圾分类模拟区3个活动区域,受到大家青睐。

“种下一棵树,我为环保添彩。”近日,东坡区崇礼镇崇礼社区联合崇礼社工站开展了“春风吹十里、生活添新绿”植树节主题活动,群众积极参与。今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45周年,我市组织各县(区)首次在“全民义务植树网”上线8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项目活动,目前已完成6项。各县(区)采用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8种尽责形式积极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掀起春季造林绿化高潮。截至3月20日,全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次达66.5万人次,共植树163万株;完成营造林3.45万亩,其中造林0.25万亩。

爱国卫生运动,群众参与是关键,宣传发动是主旋律。我市充分利用地方主流媒体持续宣传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活动,积极宣扬爱国卫生运动7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显著成效,持续营造浓郁热烈的爱国卫生宣传氛围。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动员优势,全面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市民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认真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切实保障了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逐步实现了“爱国卫生,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卫生城市的创建巩固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一个永无止境的提升过程。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欣喜地看到,广大市民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摒弃不卫生行为,不在公共场所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

人心齐,泰山移。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如今的眉山正朝着规范、通畅、整洁、有序的目标不断迈进。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已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1个、国家卫生县1个、省级卫生县3个、省级卫生乡镇57个,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卫生县、省级卫生乡镇覆盖率全部达到100%;全市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比例41.2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1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92平方米……

守护健康幸福美好新生活,更应不待扬鞭自奋蹄。今年年初,我市印发了《眉山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无废城市”建设助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到2025年,眉山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利用处置短板有效补齐,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固废管理智慧平台基本建立,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美好生活始于健康。我们有理由相信,眉山会更加生态宜居、充满活力、富有实力、独具魅力!

短评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让“金字招牌”更加亮丽

□木成

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面“金字招牌”,是对一个城市卫生水平综合评价的最高荣誉,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既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使命所在,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城市、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内在要求;既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也是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的必由之路。

守住“国家卫生城市”的荣誉,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把高品质、创一流的理念贯穿长效管理各项工作。我们要继续发扬创卫优良作风、保持和弘扬创卫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新的工作中再创佳绩,续写辉煌。

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持续把爱国卫生和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牢牢抓住宣传舆论主阵地,始终坚持打爱国卫生运动的人民战争,发动广大市民持续开展最广泛的爱国卫生运动。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社会监督、科学治理”原则,盯住薄弱环节持续加力,锚定健康城市目标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持续改善市容市貌、持续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切实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顺应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聚焦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树立抓“长”、抓“常”的意识,完善长效机制,制订常态措施,推动巩卫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提升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做到大街小巷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白天晚上一个样、检不检查一个样,不断把巩卫工作引向深入,让“国家卫生城市”这个金字招牌永不褪色,确保巩卫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市民。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