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思源 “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急救者可采用跪式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近日晚上7点,记者见到优秀志愿者严华时,她正穿着蓝色的救援队队服,一边给队员示范心肺复苏的正确姿势,一边讲解施救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严华是眉山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的医疗组组长,加入救援队3年多来,寒冷冬夜里,有她搜寻溺水人员的身影;炎炎烈日下,有她寻找走失老年人、儿童的身影;防汛抗洪时,有她救援灾民的身影;疫情防控时,有她坚守一线的身影……“我既然选择了加入蓝天救援队成为一名志愿者,就会竭尽全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坚定地说,“救人于危难,我感到很有价值和意义。” 网格员+志愿者 坚守初心全力服务群众 当晚的培训结束后,严华回到家已接近11点,明早她还要前往社区开展巡察。 第二天一早,严华的身影就出现在彭山区凤鸣街道城南社区,开始了她作为社区网格员的工作,对社区内的商铺、小区进行安全隐患检查。“社区网格员才是我的本职工作,志愿服务是趁工作之余参加的,两种身份能让我更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严华说,“这样的生活虽然忙碌,但让我感到很充实,也很满足。” 不管是在社区工作中,还是在志愿者工作期间,严华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严格要求自己,无私帮助他人,真诚奉献社会,用实际行动温暖群众。作为社区网格员,她默默坚守,温暖细致服务着辖区内居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关键时候敢于出手相助,为群众排忧解难,守护辖区居民平安健康;作为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她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用实际行动彰显志愿者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提升专业知识 用实际行动释放暖心正能量 自2019年10月加入眉山蓝天救援队后,严华便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种救援任务。有执业药师证的她,是救援队医疗组组长,如何更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协助救援队的队员,更专业更科学地服务、救助民众,是她时常思考的问题。 “每年都会出现多起溺水而亡的事故,义务打捞水下遗体,是眉山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志愿者的重要公益活动。”严华告诉记者,在参与一次次令人心痛的救援活动中,她发现不论是救援队的队员,还是溺水者的家属,更需要心理辅导。“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是非常必要的。” 意识到自己在心理疏导上缺乏专业知识,严华便努力提升,利用节假日自费参加一些专业技能培训和体能训练,先后通过了五级救援、心理急救员的考核,进一步帮助队友缓解和减轻志愿者心理及工作压力。 “深知自己掌握的医疗救护知识远远不够,还得更多的普通群众掌握这些知识才是根本。”严华认为,只有让知识得到普及,才会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是,在工作、救援间隙,严华会随队前往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等,为各类人群普及医疗救护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人掌握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日常紧急救护技能。 在志愿服务中,严华一直秉持“少说多做、默默奉献”的宗旨,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为行动指南,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释放出暖心的正能量。 “通过这几年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不断地成长,更加懂得了做公益不分贫富,学雷锋贵在长久。”严华表示,她将继续努力不负蓝天救援队使命,用“大爱的臂膀”传递公益爱心的火炬,全力服务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