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端)前不久,市市民服务中心窗口接到一名企业家打来的求助电话,称其经营的加气站作业人员证件到期,暂时无法到审批窗口办理换证手续,加气站面临停业。在了解到加气站是社会“保供”企业后,工作人员向当事人介绍了网上办、邮寄办服务流程,指导其通过邮件和视频提交证明,采用“容缺办理”方式为加气站作业人员办理了换证手续。 网上办、邮寄办服务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的创新举措之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今年以来,全市政务服务管理工作着力聚焦制造强市、开放兴市、品质立市,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主攻方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力冲刺“开门红”、努力确保“双过半”,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有力服务支撑。 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推动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各区县规范设置政务服务中心,80个镇街设置便民服务中心,847个村调整设置便民服务站,共设立430余个综合受理窗口,应设尽设“一件事一次办、跨区域通办、一业一证”等特色专窗120个。“我们整合出入境、税务、征信等自助设备,设置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布设机器人智能咨询导办帮办、水电气信等高频服务事项一体化办理专区和政银政邮合作及免费打印复印功能区,配备自助服务一体机、电子显示屏、电子评价器、高拍仪、触摸屏等数字化办公设备1200余台,实现了服务场所全面升级和服务网络全覆盖。”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将230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人社、医保、民政、农业等部门258项行政权力、公共服务下沉镇街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公布90余项便民服务事项纳入基层村社便民服务站代办帮办。“我们按照‘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同标准、无差别服务要求,统一事项标准,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办理结果免费送达’服务模式,服务效率大幅提升,窗口工作人员大幅缩减,解决了过去受理标准、办理时限存在主观性和随意性,审批自由裁量权过大问题。”上述负责人表示。 此外,我市还优化快速审批服务模式,目前已实现护照、住房公积金提取等135项“一证一照办”、1365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通办,服务事项全部编制目录清单、办理指南,并通过报刊、网络媒体向社会公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透明化、精细化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