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 3月5日,彭山区江口街道武阳安置小区绿树成荫,春意盎然,居民李先生和邻居在小区中庭晒太阳。“闲来没事来小区转转,我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了,准备‘五一’过后就入住。”李先生说,他是武阳安置小区回迁居民,去年刚拿到新房,“原本以为手续很繁杂,没想到工作人员服务贴心,选房、分房、装修都很顺利!”和李先生一样,武阳安置小区380余户居民已陆续进场装修新居,90余户居民已顺利乔迁入住,开启了新生活。 回迁安置工作是关系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承载着群众最朴实的期待与梦想。为让回迁居民早日安家,江口街道党工委在武阳安置小区探索推行“五线”工作法,打造宜居共同体,市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找准“轴线” ——党建引领前置治理 为了让群众按时还迁、住上新居,自2022年6月首批次分房以来,江口街道党工委牵头,积极谋划推动武阳安置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夯实前置治理组织基础。街道党工委多次召开会议细化落实小区回迁进展情况,画清小区治理路线图、任务书、时间线,推演操作流程、梳理权责边界、扣紧责任链条,加速推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治理体系构建,明确各级党组织“入场”环节和机制,将党建引领贯穿安置群众选房分房、装修入住、和美生活全过程。 划定“标线” ——共商共建治理规约 坚持共建共治,积极发挥小区业委会作用,充分尊重小区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引导小区群众主动参与小区治理,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共商共议小区共同规范。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商讨、线上交流等形式,丰富“小区公约大家定”“小区制度大家议”等活动载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30余条,整理制定治理规约5项,推动安置小区对标城市小区管理品质,鼓励小区群众“敞开说、共同议、协力办”小区事宜,帮助安置群众迅速适应小区生活。 常时“在线” ——科学推动全时服务 坚持服务先行,由小区业委会牵头,统筹武阳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志愿者、小区党员代表等力量,全面开展手续办理、信息咨询、疑难解决等全过程服务,全力解决群众从办理手续到装修入住的“后顾之忧”。充分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主动响应群众服务需求,提供装修事宜协调、装修物料代收代送等服务事项,积极带动群众搭建互助平台,为大批群众入住后建立互助机制奠定坚实基础。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投入140万元改造小区闲置架空层,打造户外文体活动和文化氛围阵地,建立健全居民议事、文明实践、社区服务等16项制度机制,增强全时段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 聚焦“一线” ——源头消解矛盾隐患 为有效推进回迁工作,江口街道党工委坚持宗旨意识,全力从源头消解群众“上楼”可能带来的矛盾隐患,顺利实现生活上无缝衔接和心理上柔性过渡。街道指导小区筹备成立业主委员会,聘请物业经理,开展小区公共环境、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等维护服务。动员小区能人组建文艺队等“趣缘”组织,丰富小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截至目前,已完成402户物管费收取,为顺利解决安置小区入住前期隐患夯实了底部支撑。 链接“多线” ——前端谋划和美生活 坚持谋划在先,江口街道党工委着眼当下、立足长远,全力以赴推动为安置群众共创和美生活建机制、打基础各项工作。前端谋划小区事务公开、居民共商议事、集体经济反哺、居民互利互助等10项治理机制,着力唤醒群众“主人翁”意识,全方位参与小区公共事务优化提能,共享小区治理成果。积极对接宣传、团委、行政审批、民政、就业等职能部门,推动公共服务下沉、公共活动共办。同时加紧谋划“五社联动”,有力补充公共服务短板,开发智能APP平台推动线上“云服务”,不断优化群众生活方式,升级群众小区生活体验,增进小区群众精神认同,真正将安置小区打造成为便捷舒适的宜居共同体。 “住有所居、居有所乐”一直是普通民众的最大愿望。如今,武阳安置小区更多的回迁居民和家人住上了满意新房,开启了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