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仁寿
小田变大田 “变”出沃野新风景
龙桥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侨 文/图

“马上就要开始春灌了,在此之前,我们要在整治一新的田地里种好水稻秧苗,同时,确保渠道全部修建完工,不影响春耕生产。”2月15日一早,在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高标题农田建设现场,只见一片片宽阔平整的田块初具雏形,一条条即将完工的渠道蜿蜒其中,工人们各自忙碌在不同的环节,社区党总支书记范冬正认真地查验工程质量。

“这几年,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老年人仍采用传统种植模式,导致土地管理粗放、产出低、效益差,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范冬告诉记者,但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零星分散的小田变成一块块完整的大田,特别适合社区创新探索的“党总支+集体联合社+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

据悉,该模式由党总支牵头,社区集体股份联合社集中收回土地,将农户土地经营权委托给联合社,联合社引进农业发展公司共同经营粮食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现代化机械耕种、粮油作物复种、购买农业保险等措施,不仅能有效降低土地经营成本,实现集体经济、农户、公司多方共赢的发展局面。

享受这一切“红利”的前提,便是高标准农田建设。

“过去的田高低不平零零散散,业主不愿承包,整治后,小田变大田,农田成了‘香饽饽’。”范冬说,高标准农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宜机化,配套了机耕道后,农机“跑”起来,带动机械化水平大幅度上升,农业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

地平整、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电保障、有配套、宜机化……和龙桥社区一样,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今,走进仁寿县多个乡镇,处处皆有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的乡村田园生态图景。

农田水利建设事关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局,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近年来,仁寿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3.2万亩。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下一步,该县还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做到数量、质量、生态并重,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路径。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