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诗雨)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乡村温馨校园”典型案例学校,全省仅三所,我市彭山区观音小学名列其中。 近年来,该校立足乡土、乡情、乡村特色,充分挖掘学校乡土资源,以传承农耕文化的传统农具展厅和分享劳动成果的乡土体验厨房为支撑,精心打造“智慧田园”劳动实践基地。三亩田园按照功能区挂上了富有诗意的木牌:陌上花开、油园春色、蔬果飘香……各班级对菜地进行文化打造,设计出别具特色的班级菜地名:豆豆园、绿苑、青青菜园、乡乐园……在这里,农作物的生长记录、浇水、施肥、除草、抓虫成为每个学生的必备技能。 立足农耕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发展,该校还搭建“桃李园”“竹园”“菊园”,联系农户建立传统农耕用具展厅,提供二十四节气版画等供学生观察、学习、体验。成立了“田园导师”库,邀请专家进行农事指导,在各班成立家长志愿服务小组,为孩子学习农事知识和技能提供保障。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们汇编形成了劳动内刊《智慧田园》。该校还将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相融合,打造出特色课间操,以草帽为道具,将生活中常见的挖地、播种、收获等劳动内容融入体操动作中,整套体操做起来欢快而富有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