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都江堰灌区“一体化”管理改革见成效 眉山“三生”用水有保障
永丰村高标准农田里,工人们在种植川芎。

□杨鹏 文/图

“永丰村大部分的农田都是改造过的高标准农田,农业生产灌溉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靠天吃饭,等天下雨了。”

近段时间,在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种粮大户邵国东的高标准农田里,水稻收割后新轮种的500亩西葫芦采摘已接近尾声,这些西葫芦将通过快递销往陕西、甘肃等地。西葫芦种植周期短,一般从下种至收成只需要40-50天,而像这样的稻菜轮作、稻药轮作种植模式,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增添了新举措。

“以前种水稻、蔬菜,担心水利灌溉跟不上;现在我们永丰村这些高标准农田经过改造后,水利设施齐备,每块田都能有水进来,像今年夏天干旱那么久,我们的水稻产量依然没有受影响,这要归功于用水有保障。”邵国东说。

据了解,永丰村目前有高标准农田3100亩,是四川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而每一块高标准农田旁边都是沟壑林立,灌渠、排渠等水利设施完备,渠道内源源不断的清水正从上游的东风渠里奔涌而来。

“从今年3月春灌至8月发生旱情,我们多次同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协调沟通,争取东风渠在春耕泡田栽秧时期的来水保障,他们也快速响应,沿线各个灌区管理处也迅速组建用水服务队,保障我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安全。”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都江堰灌区作为全国第一大灌区,在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据了解,都江堰灌区管辖的东风渠灌区、通济堰灌区和黑龙滩灌区控灌我市约206万亩良田,为我市234万人提供优质饮用水。得益于都江堰灌区“哺育”,眉山土壤肥沃、水旱从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2021年11月26日,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都江堰灌区建设、管理、运行的集中统一指挥和调度等。成立一年以来,都江堰灌区通过实施“一体化”管理改革,统筹抓好水资源调度,在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坚实的水资源支撑的同时,也为我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用水提供了重要保障。

稳底盘。春灌期间,在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和市水利局的高效指挥下,各灌区管理处迅速组建春灌用水服务队,深入灌区用水一线,掌握栽插进度,反馈用水信息,化解用水矛盾,为灌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我市顺利完成“芒种前152.77万亩满栽满插”目标任务。

兜民生。今年8月,全省普遍发生旱情,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对我市重点灌区补水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我市通过都江堰灌区引水渠系补水量达677.5万m3/日,有效缓解了各大灌区特别是金花支渠、红光支渠等尾部灌区的缺水问题,为确保秋粮稳产赢得了主动权。

促发展。我市与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共谋合作,省、市、县“一盘棋”推进永丰区域水利基础设施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实施通济堰灌区永丰区域灌区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改造,涉及21条约100.3公里骨干渠道(设计灌面8.1万亩),估算投资1.38亿元。目前,我市已有7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列入水利部“十四五”规划。

“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成立后,打破了机制壁垒,通过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实现灌区发展更均衡。同时通过实施调水、管水、用水一体化管理,实现了水资源的更高效利用。”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都江堰灌区一体化管理下,灌区将更大限度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从而助力眉山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