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奋力谱写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非凡十年·丹棱巨变”系列报道之生态文明建设篇
公园城市。
生态丹棱处处景。

“熊河碥公园修得太漂亮了,这下在家门口就能逛公园了。”11月19日上午,家住丹棱二中附近的市民梁威,趁着周末暖阳,又一次带着孩子来到初竣工的熊河碥公园玩耍。他说,以前,附近没有公园,每次带孩子逛公园都要去很远的地方。现在,终于把熊河碥公园盼来了,一家老小都非常高兴。

同一时间,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开幕式上,丹棱县被正式命名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标志着丹棱县历时3年的创建工作圆满成功。

熊河碥公园的修建只是丹棱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发展成果与民共享的一个缩影。今年年初,丹棱县将打造城市“口袋公园”项目纳入2022年实施的十个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并于9月底前建成“可观赏、可进入、可参与”的“口袋公园”8个。目前,丹棱县人均公园绿地达13平方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丹棱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2019年,县委、县政府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列为该县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以试点示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此基础上,丹棱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硕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四川省级生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示范县”等称号,在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表彰奖励。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捧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招牌的丹棱县,将在奋力谱写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征程中一往无前。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俊涵 文/图

数说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巨变

●投资10.41亿元,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5平方公里,新增、恢复水域面积10.6平方公里;

●土壤环境稳中向好,建成高标准农田3.4556万亩,统筹推进土壤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

●绿化覆盖率67.8%,空气优良率已达到90%以上;

●累计接待游客2.885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8.1亿元。

制图/杨千一

关键词A

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

十年来,丹棱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最重大的事件,非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莫属。该县以创建工作为契机,让生态文明建设短板得到极大补充,让全县上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理解。

如何让创建工作实现长效常态,建章立制是关键。近年来,丹棱县通过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从严执行制度规定,加快推动生态文明治理能力提升。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体责任,落实“属地管理”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求,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十三五”期间,开展双随机日常巡查企业431次,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61件,下达处罚决定书处罚金额635.2万元。妥善处理各类环境污染投诉,接群众投诉信访案件主办533件,协办122件,办结率100%,连续5年未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全面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实现排污许可登记管理157家,完成63家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严格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建成二级网格1个、三级网格6个、四级网格56个。同时,丹棱县还创新干部生态资源审计,常态化、长效化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2019年,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之初,丹棱县就出台《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决定》《眉山市丹棱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9—2030年)》等文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总指挥长,各副县级领导为副总指挥长的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指挥部,层层压实创建责任。该规划明确了丹棱县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安全、生态制度、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的实施路径,构建了“江山相伴、绿廊相通、产城相融、开放共享”的国土空间格局和“一体两翼”城镇空间布局,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共计30项,共计投资约22.24亿元。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基础在群众,关键在宣传。为此,丹棱县各级各部门以“七五”“八五”普法、“法律十进”为统揽,依托“文化院坝”等公共文化场所,广泛开设生态文化科普展、宣传专栏,举办生态文艺活动,扎实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生态环保知识、法律法规宣传宣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和中小学教学计划。利用微信、微博、报刊、电视等,主动公开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着力构建公众了解、关心、支持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格局。

通过3年不懈努力,丹棱县认真对照示范创建考核相关要求,不断自查提升,“六大领域”“十项任务”“35项指标”全面达到考核标准,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关键词B

保护——高效治理增进民生福祉

“我们小时候,门前的河水可以洗菜做饭,但是后面受到了污染,成为大家心中的伤痛。现在好了,党委政府花大力气整治,消失的鱼虾白鹭又回来了,夏天又有小朋友在河边嬉戏了!”说起家乡环境的变化,家住丹棱河畔的周先立很有发言权,承载了无数丹棱儿女美好回忆的母亲河又恢复了往日的洁净。

丹棱河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以上,只是丹棱县聚焦群众身边“看得见、闻得着、感受得到”的环境突出问题,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推动环境整治提升,奋力打造美丽丹棱的成果之一。该县通过一系列铁腕手段高效治理,让民生福祉得到充分保障。

打好污染治理硬仗,让群众家园实现“门前山水美”。近年来,丹棱县持续推进大气环境治理改善,全域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建成环境空气监测微站15个,常态化精准化开展空气质量预测预警,2021年优良天数率首次突破90%。坚决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大行动”,全面实施县城、园区、乡镇污水厂(站)消缺行动,投资2亿元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并新改建县城、乡镇雨污管网20公里,县域内3条流域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

实施人居环境提升,让群众生活充满“田园诗意美”。近年来,丹棱县坚持以“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为引领,全域统筹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农业废弃物、村容村貌、乡风文明“六大治理”,改造农房4000余户,美化道路120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村占比均达10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5个、全市唯一),全省“数字农房”建设现场会在该县召开,农村处处呈现房漂亮、院整洁、水清亮、路通畅的美丽画卷。

推动生态修复提升,全力打造“自然和谐美”。近年来,丹棱县全面实施“绿海明珠”“八百湖堰润丹棱”“八园之城”三大工程,编制《丹棱县重点流域规划》,推进小流域生态修复,积极开展中水回用工程生态补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5平方公里,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10.6平方公里,建设生态廊道12.8公里;新建大雅堂、齐乐、端淑、白塔等7个开放式公园和8个“口袋公园”,人均公园绿地达13平方米。大力推动植树造林、见缝插绿,持续开展村庄庭院绿化提升,全县绿化覆盖率67.8%,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

关键词C

发展——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突破

“喜报!丹棱县幸福古村幸福岭生态民宿聚落项目成功入围第19届精瑞人居奖,全市首个!”

“丹棱县齐乐镇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市唯一!”

“全市唯一!丹棱县进入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公示名单。”

“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结果通知书:依据品牌价值评价有关国家标准,经专家评审、技术机构测算、品牌评价发布工作委员会审定,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丹棱桔橙’的品牌强度为835,品牌价值为53.21亿元。”

……

连日来,丹棱县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捷报频传,多项奖励创全市唯一。这是丹棱县始终立足“三新一高”、坚定以新发展理念指引高质量发展之因,结出的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果。

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丹棱县始终瞄准先进产业发展方向,构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建材和农产品及食品饮料加工“3+1”产业格局。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建成技术中心、产学研基地13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落后产能淘汰,完成35家陶瓷企业“煤改气”,关停整改114家“散乱污”企业,淘汰盘活陶瓷企业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8家;全面落实排污许可制度,积极实施各类节能降耗政策措施,“十三五”期间GDP能耗下降19.1%。

在农业高效突破方面,丹棱县坚定农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全面实施“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生草栽培、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种养循环覆盖率90%以上,建成全国绿色食品(杂柑)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4.3万亩;深化与中柑所、川农大等院校合作,建成专家大院、科技小院,汇聚专家人才50余人,选育大雅柑、金乐柑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晚熟杂柑新品种,为晚熟柑橘装上“中国芯”;连续9年赴杭州等地举办“桔橙推介会”,“丹棱桔橙”五次跻身中国地标产品百强榜,品牌价值突破53亿元。同时,“丹棱脆红李”获国家地理标志认定,丹棱绿茶搭乘中亚班列走出国门。丹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7243元提高到2021年的23638元,增长226.4%。

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丹棱县坚持最大限度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老峨山4A级景区创建为统揽,充分挖掘本土大雅文化、农耕文化,建成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创新发展“文旅+”,打造形成大雅堂文化研学、幸福古村乡愁游村、桔香稻田农趣赏玩、老峨山休闲养生等新业态新场景,其中幸福古村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参观点,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四川省天府旅游名村。近五年来,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145亿元。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