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广汉 陈文君 初冬的暖阳映照着满园金灿灿的柑橘,11月15日,东坡区尚义镇中店社区8组的一片柑橘园里,业主蒲朝刚正带着工人给地里的柑橘套袋。“我承包了150亩河滩地种植柑橘,通过使用有机肥浇灌、将树下的杂草粉碎养地等方式管理,一年下来,能节省差不多30万元的成本支出。”在聊到近年来管理柑橘的经验时,蒲朝刚大方地介绍道。 今年52岁的蒲朝刚是当地有名的生猪养殖大户,也是从事多年柑橘种植的行家里手。今年1-10月,他管理的猪舍出栏了1200头生猪,赚得纯利润110万元。“到今年年底,预计可实现出栏生猪2000头,随着秋冬季肥猪价格的上扬,全年预计可实现纯利润达150万元。”蒲朝刚说。与此同时,他还充分利用生猪养殖产生的有机肥浇灌柑橘树,有效地实现了节本增收。 “生猪+果树”模式 一年省下30万元成本 早在2004年,蒲朝刚仅在自家坡地栽种了6亩柑橘。当时,他将自繁自养的生猪有机肥用来浇灌果树,同时,还使用自己发明并获得国家专利的滴灌技术,对果园进行科学规范管理,产出的水果品质极佳,很受市场青睐,连年卖出好价钱。“那个时候,我栽种的柑橘价钱卖得好,加上节省的化肥开销,一年下来,获得的经济收益比其他种植户高很多。”这让蒲朝刚看到了“生猪+果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潜力和“钱景”。 2017年,蒲朝刚在当地流转了150余亩土地,一方面投资500万元,建成标准化生猪圈舍4000多平方米,并在圈舍下配套修建了5000平方米的粪料储存池,使之形成生猪存栏可达到4000头的规模化养殖场;另一方面投入40多万元,用于支付土地流转金和购买6000株春见果苗。 从果树苗栽种下地开始,蒲朝刚就按照绿色有机的标准进行管理,把猪粪储存池地下管道连接到果园各个角落,通过对池内粪渣的机械处理,将粪渣输送到管道接头,浇灌在果园里,让果树和杂草同时吸收营养,待杂草长到一定程度,便将其收割粉碎,铺撒在果树下,实现了通过“以肥养草、以草养地、以地养树”的模式种植果树。 “果园除了用碎节杂草进行覆盖,每年还会施用有机肥5次左右。”蒲朝刚说,采用“猪粪料+杂草还地”,不仅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使得之前瘦薄的河滩地越种越肥沃,而且,果园不再使用除草剂除草,也不施用化肥,一年下来,可以节省30余万元购买化肥和除草剂的费用。 致富不忘乡邻 带动果农共走绿色有机路 然而,对蒲朝刚来说,这一路走来,最欣慰的并不是取得了多好的经济效益,而是带动了周边农户一起走上绿色有机发展的道路。 如今,蒲朝刚的生猪养殖场常年存栏1300头生猪,其产出的家畜肥料除了能满足自己150亩果园管理的需要外,还无偿提供给周边的果农和村民使用,这让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柑橘管理模式在当地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 “目前,已经带动当地30户果农用上了有机肥,大家一起走上了绿色有机发展的道路,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有效实现了节本增效,让我们种出来的柑橘更‘绿色’了。”蒲朝刚说。 “我种植了20亩爱媛和不知火,过去,每年至少要施用5吨化肥。”果农邹向飞说,2018年,与蒲朝刚生猪养殖场的储粪池主管道接通后,果园每年至少能得到3次无偿输送的有机肥,为此,他大幅减少了化肥、农药的用量,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而且,使用有机肥种出来的水果,品质优、产量稳、卖相好,每年果子还未到成熟期,就被商户订购一空了。”邹向飞乐呵呵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