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从各自发力到协同共治 成德眉资共“画”生态圈
媒体行活动走进东坡城市湿地。

11月3日上午,成都市金牛区绿化再生资源利用基地生产车间里,枯枝落叶经过破碎、压制、发酵等加工程序后成为燃料棒、有机肥料或淤泥中和剂,送至燃烧厂、园林、淤泥厂等地。这是一种新的“绿色垃圾”处理方式,不仅“变废为宝”,还对生态环境更友好。“用落叶做成的燃料棒可以有效减少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不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午后,眉山市东坡城市湿地里,白鹭成群,大片的芦苇、蒲草在风中尽情摇曳,清澈的湖水下,苦草、水蕴草等植被直立水中。这片湿地,在城市中起到了净化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这是成德眉资四地探索生态价值有效转化的一个缩影。同一片蓝天下,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地是如何开展生态共建、环境共治的?11月3日—4日,“共筑高品质生态圈 共绘都市圈蓝图”媒体行活动走进成都都市圈寻找到了答案。

以绿色打底促产业升级

四地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我们基地每年可处置利用绿化废弃料约10000吨,产出相关衍生产品约4000吨。这种用‘生态办法’解决‘绿色垃圾’的新路子,带来了社会经济‘双效益’。”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有利于净化生态环境,提升空气质量。

不仅是金牛区,在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资四地都在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价值有效转化的路径。

11月4日,从眉山市出发,驱车142公里,采风团到达资阳市乐至县现代蚕业产业园,窗外是一望无际的桑树园。

乐至蚕桑有着1500年的悠久历史,如何助推产业迭代升级?绿色低碳是其中的关键。“我们采用机械化智能化养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蚕沙堆肥还田等新技术,削减单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30%,实现了绿色、有机、生态。”该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说。

在推进桑园发展的过程中,乐至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力促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如今,全县发展家庭农场186家,户均桑园66亩,每户每年纯收入7万余元,家家吃上“绿色产业饭”。

转型升级的不仅是乐至县。德阳市绵竹市的清平镇原本是一个因矿而生、因矿而兴的小镇,2017年,小镇开启转型之路。“我们把全镇当作一个景区来规划,把村庄当作景点来设计,把庭院当作花园来改造。”清平镇相关负责人说,五年来,清平镇绿色打底,建设景区、丰富业态、提升产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各自发力到协同共治

四地携手构建绿色生态发展格局

近年来,成德眉资四地从各自的特色资源禀赋入手,开展了多元化的绿色探索。从各自发力到协同发展。2021年,随着成都都市圈建设的提速,成德眉资四市“抱团”聚力,在大气治理、生态建设、污染防治、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合作,有力地助推了生态环境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展开建立成德眉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探索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的科学路径等工作,进一步促进成德眉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四地不仅在生态共治上发力,也在生态共建上加速。成德眉资四地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培育打造同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资阳乐至县的特色花卉苗木将被运至龙泉山种植,丰富龙泉山生物多样性。资阳市部分区域将作为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协同区,打造资阳(乐至)苗木花卉繁育基地,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苗木花卉。

类似互动在未来将有更多呈现。成都都市圈将构筑多层次、网络化、功能复合的生态空间格局,开展生态共建环境共治,一起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