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东坡区第六次党代会、区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2022年至2024年,东坡区将大力实施制造强区“三年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全区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突出先进制造,聚焦“3+1”主导产业,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为引领,东坡区将实施项目招引建设、产业集群发展、企业培育壮大、园区提档升级等行动,形成符合东坡实际、具有东坡特色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打造“中部先进制造业走廊”,为“再造产业东坡、奋进全国百强”提供坚实支撑。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允浩 文/图
关键词
项目攻坚
东坡区将聚力项目招引、建设以及技改升级,深入实施项目攻坚行动。
坚持“工业为先、制造为要、项目为王”的理念,东坡区将建立常态化制造业招商攻坚机制,聚焦泡菜食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瞄准三强企业、头部企业、上市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施精准招商。
围绕项目建设,该区将健全重大项目“挂图作战”推进机制,每年筛选20个重点制造业项目予以重点保障、重点服务、重点推进,充分发挥“红黑榜”和目标考核指挥棒作用,定期开展项目拉练,推进四川钢构智造、历瑞制药、亿达未来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同时,将突出“3+1”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围绕“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组织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行动,实现增产扩能提质增效。
关键词
创新引领
该区将进一步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健全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以“揭榜挂帅”和“赛马制”激发创新活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研发平台,培育一批国家高新技术、技术创新示范等创新型企业。
同时,推进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格林泰科新药临床前服务平台、西部药谷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完整的“创新研发-企业孵化-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壮大企业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孵化器。
依托京东云(东坡)数字经济产业园、猪八戒数字经济科创产业园等平台,与华为大数据中心协同并进,打造数字产业集群,共建“成德绵眉泸雅”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大力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实施智能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千企上云、智慧园区应用四大行动。用好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全国首批“千兆城市”金字招牌,打造数字制造信息消费供给样板区,创建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和体验中心。
关键词
筑圈强链
东坡区将实施“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加快链式发展,形成以龙头“链主”企业为中心、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新经济全面发展,构建以“3+1”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
如何推进“3+1”产业发展?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组建招商队伍、产业联盟、专家智库,统筹推进产业链发展。其中,泡菜食品产业重点发展泡菜方便食品、调味品、饮品、速冻食品、休闲食品等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微电子等领域;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化学药品、现代中药、生物制品等领域;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锂电材料、晶硅光伏、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配套产业。
通过推动成眉医药产业同城发展创新示范区合作,加快“成眉同城大健康产业先行示范园”“成眉同城高端新材料及智能制造产业合作园”建设,该区将协同成德资共筑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生态圈,共同推进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探索共建“飞地园区”,建立“成都研发-东坡生产”工业合作链条。
关键词
低碳转型
首先,推动低效企业转型。强化能耗、水耗、环保、安全和技术等标准约束,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工程,有序推进饲料、建材、包装等传统产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全面推进化工企业清洁生产,依法依规淘汰环保不达标、安全没保障、技术低端落后的企业和项目。按照四川省泡菜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全面完成泡菜企业适应性提升改造。
落实“双碳”战略部署,加快制定工业领域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严格项目节能审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项目,腾出能耗空间。加强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探索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分级管控措施,构建节能降碳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企业用能管理和能耗水平。
此外,坚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建设打造一批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着力完善绿色制造体系。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及系统优化,将绿色设计、绿色技术、绿色工艺、绿色管理、绿色供应链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果转化顺畅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关键词
企业培育
在企业培育中,壮大制造主体是前提。围绕全市“十四五”转企升规工作意见,东坡区将持续开展“个转企”“小升规”企业倍增行动计划,建立重点培育库,完善监测机制,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培育入规企业和新入规企业跟踪指导服务,推动小微企业、“小升规”企业培育量质双提升,为龙头和特色企业培养后备军。
聚焦“3+1”产业重点领域,以“贡嘎培优”为重点,该区组织开展重点企业战略咨询诊断,实行“一企一目标”“一企一对策”,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战略合作等方式配置优质资源,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能力、综合实力强劲、能够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的“链主”产业。
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以先进制造为方向,引导中小企业持续专注技术工艺优化、产品迭代升级、组织管理创新,实现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生产管理精细、工艺技术独特、创新能力强、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等先进制造企业,引领全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暖企护航
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省、市“一网通办”工作安排和部署,持续提升东坡区“一网通办”能力,全面推行“一窗通办”“最多跑一次”等改革,完善跨地区“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异地可办”,推行“不能办”集体会商制度,推动企业办事减条件、减环节、减时限。落实重点企业“服务绿卡”制度和重大项目专班制度,定期开展中小企业帮扶专项行动,精准服务企业和项目。
深入实施“东坡英才”计划,柔性引进一批“周末工程师”“技术顾问”“假期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引育留用链条,加大人才创新激励、安居保障等支持力度,大力引进和打造“3+1”产业重点领域高素质专业化技能人才大军。每年评选一批创新型企业家,营造尊才重才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
按照“服务产业、便利生活”原则,探索建立开放性产业社区空间。建立完善人才公寓、邻里中心、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综合商超等生活配套设施,全力解决外来职工及子女就医、就学等问题。加大公共交通保障力度,优化通勤客运线路方案,切实解决企业职工居住难、出行不便、基本生活配套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园区提升
如何统筹优化制造业布局?东坡区以眉山“中国泡菜城”、眉山经开区新区、甘眉工业园区南区、千禾调味品产业园作为制造强区的主阵地;全力支持区属园区与市属园区抱团发展,携手推进眉山高新区、甘眉工业园区创成国家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加快推进眉州东坡·世界川菜园、中明环保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专业产业园发展,推动制造业实现产能规模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链条化发展。
怎样夯实园区承载能力?该区提高园区建设运营水平,制定园区标准化建设指南,建设标准化厂房,鼓励厂房向空中发展、多层集约建造。建立完善产业孵化平台、科创研发平台,打造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孵化器。探索跨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分享机制,支持共建以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为特色的“飞地园区”。
在推动园区提质增效方面,利用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第三轮划定的机遇,积极对上争取工业用地指标,持续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推行“标准地”供应、弹性年期出让工业用地。加大低效闲置用地“腾笼换鸟”,提高土地高效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加快推动园区外企业整合入园发展,推动园区做大做强。
关键词
高标准
围绕制造强区“三年提升行动”,东坡区将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和队伍建设。
其中,优先保障重点工业项目用地、能耗指标及环境容量,积极推进参与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适度超前开展电、气、讯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将优势产业集中区域的基础设施优先列入年度重点建设计划。用好“税电贷”“专利贷”“专精特新”专项信贷等金融产品供给及产业引导基金,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
根据“3+1”产业发展方向,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方面的专业人才,聘任一批专业顾问,配足配强工业体系人才队伍,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执行力强的制造业干部队伍。
按照“一年突破、两年攻坚、三年冲刺”的总体目标,东坡区高标准推进制造强区建设。到2022年,制造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发展优势态势实现新突破。
到2023年,聚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先进制造业发展体系更加巩固。到2024年,全面冲刺发展目标,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到2026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年均提升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营收年均增长20%以上,全域工业总规模突破25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330户。其中,区属工业总规模突破800亿元,“3+1”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以上;西部现代食品产业新城和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初步建成,西南生物医药重要研发生产基地和西部重要的机械电子产业承载地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