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传承三苏文脉 弘扬东坡文化
——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三)
“苏东坡传说”非遗讲堂进校园。(资料图片)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端

眉山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的美誉。近年来,围绕东坡文化这张响亮的名片,眉山坚持把东坡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用东坡文化浸润城市文明,打造东坡文旅新热点,着力提升东坡文化影响力、文旅产品供给力、文旅产业竞争力。

当前,以传承弘扬东坡文化为重点,眉山传承“三苏好家风”,进一步塑造坚定文化自信的“眉山载体”,奋力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融入到奋进的血脉中,展现于崛起的细节里。

以文塑城

擦亮东坡文化“金字招牌”

苏东坡在华夏乃至人类文学史中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眉山作为东坡故里,传承弘扬东坡文化是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2004年,眉山正式发布《关于建设中国诗书城的决定》,并响亮地提出了建设中国唯一的以三苏文化为底蕴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型城市,重建远景楼等标志性建筑,注册“诗书城”商标……以文化为根基,打响了城市品牌建设的第一枪。

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奏响了时代强音。党的十八大以来,眉山始终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要指示精神,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将东坡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推动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东坡精神积淀城市文明,让东坡文化真正走进民间。

因三苏故里而闻名,眉山在东坡文化的传承和开发利用上作出了表率:坚持以文塑城,加快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颁布《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加强眉州古城墙遗址、纱縠行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打造“有古韵的建筑、有记忆的街区”;三苏文化研究院致力于三苏文化的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东坡区成为全国唯一以“东坡”命名的县级行政区,以“三苏”命名的乡镇三苏镇坐落眉山;以东坡游历线路为名的眉州大道、东坡大道、杭州路、黄州路、儋州路等路段随处可见;苏母相夫教子、东坡圣泉寺(大旺寺)拜塔、东坡唤鱼联姻等传说流传千古,历久弥新……东坡文化逐渐成为眉山最重要的文化标志和城市名片。

持之以恒的文化发展,亦成就了东坡故里的美丽蜕变。眉山以东坡文化为魂,先后建成了“远景楼”、东坡宋城、东坡城市湿地、东坡岛水街、苏洵公园等文化公园、广场、长廊20余个,完成了三苏祠灾后恢复重建、眉州古城墙保护维修。新建6所以三苏名字命名的中小学,打造东坡书院、东坡水街等新型城市文化空间,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融入三苏印记、体现蜀风雅韵。

赓续不断的各类文化遗产,形成了眉山城市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三苏祠、蟆颐观、连鳌山石刻、苏氏墓地、唐僖宗亲赐“书楼”二字的孙氏书楼、中岩唤鱼池等与东坡有关的历史遗迹被保护利用,开辟“东坡文化”旅游线路。与东坡有关的文化遗产历史记忆也在街头巷尾“活起来”:景仰苏轼的东坡大道,以“三苏”谥号命名的文安街、文忠街、文定街等,苏洵、苏母、苏轼、苏辙等文化主题公园……公园里、街巷间、城墙边,千年文脉随处可观可感,处处皆能感受东坡文化的流风余韵。

以文育人

凝聚强大根脉守护力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苏氏一脉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甚多,眉山高度重视家教家风建设,重点挖掘三苏家风中的精髓,用东坡精神引领社会风尚,广泛开展三苏家风家训传承活动,让无形的东坡精神形象表达,融入日常生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人们时时处处接受熏陶,增强对东坡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涵养城市诗书气质。

“东坡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课堂教学和校本教材的宝贵资源。我们通过举办东坡传说故事大赛、三苏诗词经典诵读,开设东坡文化研学课程、主题夏令营,编印《苏东坡诗词文赋100篇》等普及读本,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市文广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同时,眉山用东坡精神激励党员干部,通过开展东坡廉政思想研究、举办东坡文化大讲堂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走进苏辙小学,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大气精致的苏辙家风浮雕墙、随处可见的“三苏”经典名句和诗文、“四个自信”浮雕墙、象征“三苏”文脉的砚台小品、学生琅琅的经典诵读声……“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渗透的民族精神浸润、激励学生成长,让中华文脉代代延续。”苏辙小学校长周吉群表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必须从小孩抓起,不断完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把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好并发扬光大。

坚持以文化人,眉山加快挖掘东坡精神的时代价值,用东坡精神滋养青少年,有效扩大东坡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渗透力,让这座文明城市不断积聚文化力量,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市民幸福加码。

以文兴业

推动东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眉山是苏东坡出生地、成长地、成才地、走向全国影响世界的发轫地,是三苏遗址遗迹最集中、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见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如何推动东坡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新兴增长极?党的十八大以来,眉山聚焦文旅共兴,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锚定“一心三地”目标,打造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建设全球苏学研究高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知名人文旅游胜地。完成三苏祠建祠以来最大规模保护维修并重新开馆,入选国家文物局主编的《文物建筑保用结合案例解读》,荣获“第三届全国十佳优秀文物维修工程”称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

立足资源禀赋,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提升——推出“一祠一馆、一山一水、一园一城、一镇一村”眉山新八景,打响“安逸走四川·好耍在眉山”文旅品牌,树立了眉山文旅新形象,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市有国家A级景区3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家。洪雅县成功创建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东坡区荣获全国研学旅行基地;三苏祠、瓦屋山、七里坪获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瓦屋山获评“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标”,幸福古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眉山被评为亚太地区新兴目的地挑战项目(二三线城市)首选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成为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首个主题市。

坚持以文兴业,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现场会在眉山召开,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经验全国推广;眉山与黄冈、惠州、儋州、诸城等地携手轮办东坡文化节,每年举办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以中国苏轼研究会、三苏研究院为依托推进学术研究;大力实施苏轼作品外文翻译工程,增进与欧美、日韩等地苏学研究者的交往互鉴;依托东坡IP,坚持“文化+”,推动文旅共融共兴,打造话剧《苏东坡》、原创舞蹈《仕风》《千里共婵娟》,更好地传承创新东坡文化。

当前,眉山正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巴蜀文旅走廊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奋力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眉山将继续用活用好“东坡文化”这张烫金名片,让苏东坡穿越千年为眉山代言,将东坡大地打造成为巴蜀文旅走廊中璀璨耀眼的明珠。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