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兵支书”鏖战新战场 “三变”改革引领新经济
辜志勇(左一)接待来访群众。

□阙静菲 文/图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真不想进医院,耽误工作啊!”因胃糜烂住院动手术前一刻,他还在给村社干部挨个打电话安排部署近期工作。他就是仁寿县珠嘉镇三溪社区的“兵支书”辜志勇。

辜志勇是一名退役军人,珠嘉镇三溪社区党支部书记。这双重身份让他在基层治理的新战场上敢闯敢干,高举着发展乡村产业与壮大集体经济的大旗,发挥着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作用,成为群众致富路上的领头人。

“三变”改革 群众支持有信心

以前有公司租了三溪社区1400亩土地,由于经营不善退还给了农民,解决即将可能出现的大批撂荒地问题刻不容缓。

为解决这一问题,辜志勇带领社区“两委”班子在大量调研和借鉴其他地区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法即“三变”改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农民以闲置土地的经营承包权入股社区成立农业种植公司,由农业种植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农民每年可以获得至少每亩400斤的保底收益加分红。

这是仁寿县第一个土地入股的集体经济新模式试点。“你们放心干,亏了,我们还有土地。”第一次召开土地入股会议时,社区居民这样说。

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给了辜志勇极大的信心,“只要大家支持,这个农民入股分红的集体经济模式就能长效开展。”

政府助力

规模化发展有保障

种地规模越大,对硬件要求越高。辜志勇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政府对“三农”的重视切实传递到了田间地头,为农业公司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计划将这些农机的使用权租给专业农机服务公司,优先保证社区生产使用,日常出租的收益按照比例提成给社区,以此壮大社区集体经济,预计每年能获得20万元左右的收益,同时也能让农机得到专业的保养和维护。”辜志勇的目光并不局限于单纯的农业生产,他坚信多渠道收入来源能让农业公司走得更高更远。

产业化管理

百姓致富有奔头

正值金秋,三溪社区的农民正在抢种秋洋芋,抓住晚秋粮食生产“最后的尾巴”。这是三溪社区集体经济新模式下种下的第一批粮食作物。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现在种植等到今年12月就可收获,紧接着可进行早春玉米的种植。

“以种洋芋为例,一天至少能让50人打零工,这些工人全是我们的股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地,既能赚工资,明年还能分红,大家非常上心。”农业公司成立后,辜志勇努力通过公司为大家带来收益,也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群众愿意帮忙管理了。”他说。以前土地只是单纯出租,农民不管地里粮食长势怎样,都只能获得租金收益。而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进行经营,收成与大家的收益息息相关,每位股民都自觉加入农业生产管理的队伍中来。

为保证财务信息公开透明,让股民们清晰了解公司各项收支,知晓集体经济收益与个人分红细节,辜志勇计划让每个生产小组选出代表,成立监察理事会,专门对公司财务情况进行监督。“今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将非常可观。”近日,谈起预计收入,辜志勇满脸笑意,信心满满。

三溪社区的新经济路,不只有农民入股分红,还有许多其他举措,比如针对社区现有餐饮产业的问题提出集群化发展思路,成功打造了一个集美食、观光、会客为一体的聚集点,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务工、稳步增收等。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2019年、2021年,辜志勇被中共仁寿县委评为“红旗支书”,2020年被仁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委宣传部、县人武部评为优秀“兵支书”。

仁寿“兵支书”的故事仍在继续。他们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对群众的郑重承诺,奋斗基层,为乡村振兴的建设不断添砖加瓦。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