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新的希望

□眉山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金秋时节好“丰”光,瓜果满园粮满仓。9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以致敬农民、礼赞丰收,展示科技兴农新成果、产业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

今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莅眉视察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时,作出了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要指示。前不久召开的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研究部署“天府粮仓”建设工作,提出了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

当下,在东坡故里的广袤田野里,稻谷已颗粒归仓,新的希望已经种下,秋收的幸福与来年的憧憬交替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的是我市始终抓紧抓牢粮食生产的决心和行动,茁壮成长的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不懈探索。

严守红线,护好耕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称的成都平原,是生产粮食的“风水宝地”。眉山作为成都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粮食主产区,要坚定扛起粮食生产的政治责任,在保耕地、多种粮、产好粮上走在前、作示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力量。突出“一核”引领,强化“三带”联动,筑牢“十片”支撑,重点增强永丰片区粮食生产能力,尤其是技术攻关能力,拓展农村改革试点、农耕文化展示、都市农旅融合等功能;规划建设岷江流域、黑龙滩灌区、青衣江流域粮食生产示范带,在重点流域和灌区,打造10个万亩以上稻菜、稻药、稻油(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集中区,构建粮食生产新格局。

创新创造,科技兴农。我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实施“天府粮仓”建设六大工程,在集成化配套、科技化支撑、社会化服务、生态化发展、融合化提升、品牌化培育上实现突破。开展耕地恢复“三年行动”,全面推广建设“田长制智慧管理系统”;启动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规划建设一批粮油类现代农业园区,加大“钱、地、人”等要素整合投入力度,开展大田高产攻关示范行动;大力引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打造“东坡大米”公用品牌……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在田野上播撒着可预见的未来。

农业兴盛,唯在人才。在眉山,一代“新农人”正活跃在田间地头,一批新农企正成长于广袤大地,越来越多有情怀、有担当、有技能的精英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永丰片区正在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产业走廊、都市农景生态走廊、水稻技术推广研究中心、巴蜀农耕文化研学中心、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中心;全市通过成立粮油类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科技小院,探索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持续开展粮食种植“一优两高”生产竞赛;开展职业农民试点,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正在为我市农业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误农时,不负春光,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新的希望,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行动中展现眉山担当、作出眉山贡献。

上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