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人间幸有苏东坡(二)

□王曾玉

苏轼对身边的亲人都十分珍爱,父亲、母亲、孩子,特别是弟弟苏辙,他们的兄弟情谊,可谓历史佳话。同为宰辅之才的两人,在人间结成兄弟,一定是上天的眷顾。苏轼一生多次被贬,跌宕沉浮,苏辙每每都会因哥哥而受到牵连,一路走来,生死相依,荣辱与共。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被关押一百多天,在被“辱诟通宵”、自觉求生无望时,他给最牵挂的弟弟写了一封信,说:“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交代后事,托付家人,更表达了他万般不舍的兄弟情谊。在密州的某个中秋节,因太思念七年未见的苏辙,苏轼写下千古名作《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照耀广阔天地,他空举盈觞酒,对月结绸繆。无论失意或是得意,无论身处大宋江山的哪个角落,他们二人的书信往来从无间断,在那个多灾多难的人世间,彼此互为精神支柱和依靠。 

人间幸有苏东坡,让我们看到手足之情可以如此美好而缠绵深厚。

苏轼一生朋友遍天下,他自称“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眼间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得意之时与士大夫谈诗论词,落魄时分跟农夫学习稼穑之术。如果说要在史上找一个人做朋友,当首选东坡。他天真率性,诙谐幽默,还有一颗不老的有趣灵魂。李白豪气冲天,却耽于美酒,常常喝醉,为了让他替杨贵妃写一组《清平调》,太监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从宿醉中弄醒;杜甫总是苦哈哈地,为你写首诗,还得跟你换米换酒;王安石太无趣,整日不修边幅,不正容颜,邋里邋遢……东坡不仅平易近人,还喜欢搞气氛。失眠的时候,他可以半夜跑去承天寺,找张怀民赏月,也可以邀约一群朋友,去赤壁之下夜游,畅谈人生和清风明月,醉倒于船上,彻夜不归。

苏东坡还是一个喜欢调侃朋友的损友,他曾把朋友陈慥调侃成怕老婆的耙耳朵,写诗曰“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从此诞生了一个成语叫“河东狮吼”。他的好友张先(别号张三影),年近八十岁纳了个十八岁的小妾,苏轼又写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不知道张三影有没有被他气得当场吐血。

但苏轼也是一个心底率真、公私分明、不记仇的朋友。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陕西凤翔府大理评事,那时春风得意马蹄疾,年轻气盛的苏轼因不参加单位组织的中秋聚会而被罚铜几斤,便对太守陈希亮有了怨气,后来借写《凌虚台记》之机,暗中大加讽刺。陈希亮却佯装不知,叫人一字不漏全文雕刻于石碑上。多年以后,当苏轼因年少轻狂吃尽苦头时,才明白陈太守当初为了磨炼他心志的良苦用心。他感到十分羞愧,陈希亮去世后,苏轼亲笔为他撰写《墓志铭》,表达了对当年少不更事的后悔,并与他的儿子陈慥成了挚友。

苏轼与王安石,北宋历史上的两位大才,双峰并峙。苏轼的一生沉浮都绕不开“王安石变法”。他们是朝堂上的对手和敌人,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一度水火不相容,但私底下都非常关注对方,佩服对方的才华。当苏轼陷于“乌台诗案”时,王安石还曾亲自上书替他求情。所以才有了1084年,两位大人物在金陵的世纪大握手。当时,“东坡自黄徙汝,过金陵。荆公野服乘驴,谒于舟次,东坡不冠而迎。”苏轼从黄州被召回京复命,王安石正隐居金陵,唯一的儿子已经去世。苏轼辗转去看望他,王安石骑着毛驴,到渡口布衣相迎,二人冰释前嫌,相逢一笑泯恩仇。王安石留苏轼住了一个多月,他们一同游历山水,谈天说地,讨论文学和诗词,比赛作诗,探讨佛教和当前的政治问题……异常投机。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王安石甚至还盛情邀请苏轼在金陵置地安家,好与他做邻居。

这样一个又可爱又可气的损友,这样一个洒脱直率又坦荡磊落的君子,你想拥有吗?作为一个眉山人,乘近水楼台之机,和他做个朋友或者文友,岂不快哉?

政治上的苏东坡是一个绝对的“民本主义”者,不管新法还是旧法,他认为对老百姓有利就是好法。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他懂得百姓的疾苦和需求,希望变法能从实际出发,徐徐而图之,反对不顾民情,独断突进,杀鸡取卵的方式。当时的北宋朝廷,因公务员队伍庞大,还要年年进贡北辽,开支甚大,国库空虚。年轻的神宗皇帝急于改变现状,建功立业,王安石的“国家资本主义”正合他意。两个理想主义者,沉浸在自己想象的变法带来的经济复苏和国力大振的美好图景中。苏轼,一个泼冰水的人,被当作“出头之鸟”对待。尔后新党上台,全盘否定旧法,苏轼又站出来反对,希望择其善而从之。如此的左右不逢源、不圆滑,坚持己见、不更其道,让苏东坡既不容于新党,也不谅于旧党,混得很狼狈,注定了他起起落落、颠沛流离的一生。不过,这也正是苏轼的魅力所在,如果他当初没有原则和底线,像他老祖宗苏味道(被人戏称苏模棱)一样,做了墙头草,我们今天也不用再在这里讨论他的伟大之处了。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