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眉山市特聘蓝色光标集团旗下的虚拟人物“苏小妹”为眉山“数字代言人”和“宋文化推荐官”。今后,“苏小妹”将在眉山开展文化寻根之旅,逐步发布游览眉山的城市系列短片,带领观众游览三苏祠、体验非遗技艺、传统美食。眉山也将以“苏小妹”为创意抓手、以“眉山载体”为文化原点,探索眉山城市文旅数字化升级的新方式,坚定文化自信,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以来,全市文广旅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把握“新”的要求,保持“快”的节奏,聚焦“强”的目标,抢抓“双圈”“同城”机遇,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着力提升东坡文化影响力、文旅产品供给力、文旅产业竞争力,为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贡献文旅力量。 □赵会 A 打响传统品牌 展现文化魅力 8月10日,立秋过后的天气依然炎热,眉山城区的三苏祠景区却是游人如织,连续的高温天气挡不住游客到这里游玩的热情。他们穿行于祠堂内,或安静有序地欣赏三苏文化雕塑和收藏物,或驻足品读三苏父子的生平简介和相关作品,或认真倾听导游的讲解感受三苏父子的生活足迹。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抓投入、强基础,聚力展现文化新自信。”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完成三苏祠展陈提升方案,与“看四川短视频”合作制定“面向世界讲好东坡故事”全球推广方案,启动《三苏家风家教的文化内涵及当代价值》等6个研究课题与课程,以及三苏家教家风馆展陈大纲编写等前期工作,积极举办纪念苏东坡诞辰985周年吾家东坡——苏轼题材文物特展·《苏轼书法全集》(四十五册本)图录特展,展出清康雍时期文物8件,首次展出三苏祠镇馆之宝苏轼书《醉翁亭记》宋拓本和明王式《西园雅集图》卷,其他展品时间跨度近千年。 同时,眉山积极推进坛罐山、莲花坝、登云城考古发掘,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成功入选“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核定公布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增市级文保单位。东坡区博物馆、彭山区博物馆、丹棱县博物馆纳入中央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增补名单,英勇社区博物馆在省文物局成功备案。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今年,眉山市印发了《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完成15位78岁以上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拍摄工作,完成非遗普查,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非遗直播带货”“云游眉山非遗”影像展等线上线下活动······一系列举措提升了眉山非遗技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B 立足资源禀赋 全域旅游“破茧成蝶” 盛夏时节,岷江边上,汉阳湖畔的禅驿·忆村院子,精致的帐篷房子,宽阔的草坪,不远处是宁静的汉阳湖与湖上轻快的游艇。“这里环境舒适,还能欣赏到湖光山色,带着一家人出来玩大家都很满意。”近日,在禅驿·忆村院子游玩的王女士十分高兴地说,以后还要来这里玩。 文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个项目的支撑。端午小长假期间,升级打造后的彭山区彭祖山景区内游人如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人们争相参与;万物复苏的春天,丹棱县幸福古村吸引着游人前往踏青、赏花;“竹林摇曳、绿水清波、灰瓦白墙、一派魅力川西好风光”,东坡区尚义镇龚村作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依托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了从“农业”向“农旅”的转变;“一湖山水韵,度假黑龙滩”,仁寿县黑龙滩风景区从旅游观光、特色美食、酒店住宿、文创艺术、康养度假等多方面发力,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回头客……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今年以来,眉山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文旅项目持续有力推进,文旅业态更加多样丰富。老峨山、彭祖山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茶客空间和茶灵谷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东坡区完成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现场检查,彭山区、仁寿县、青神县纳入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创建范围,彭山区、丹棱县完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备案。东坡区尚义镇龚村等5个村(社区)被评为全省第三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东坡醉月地”进入第二批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公示名单。组织旅游商品参加“2022年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赛”,荣获1金4银5铜。 此外,眉山还以交流为纽带,全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旅走廊、成德眉资文旅同城发展,制定《成德眉资2022年文旅同城工作任务清单》《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点任务清单》等。联合四市共同制定《成都平原经济区文化旅游合作联盟章程》,共同举办成德眉资同城化文旅融合发展推介会,发布活动清单、项目清单、线路清单,打包推荐四市文旅项目43个,总投资2113亿元,推出5大主题11条精品旅游线路,文旅区域合作扩面升级。 在眉山,文旅融合交汇,诗和远方在这里有机结合,品牌打造佳作迭出、全域旅游魅力彰显、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文旅消费不断提振,全市文化旅游业向全方位推动眉山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图片由市文广旅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