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梅 文/图 “这是昨天住院病人的片子,他的情况比较严重,你们护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8月9日一大早,在仁寿县中医医院呼吸内科,闫利源一边看着资料,一边跟护士交待病人的护理情况。 简短的交流后,闫利源开始查房。“今天感觉怎么样?痛不痛?”“还在咳嗽没?呼吸感觉顺畅吗?不顺畅的话,氧气还要继续吸。”病房里,闫利源耐心地和患者交流、分析病情,每个患者的病情,他都了然于心。从病房出来,闫利源又一路小跑着去门诊室。 今年37岁的闫利源现任仁寿县中医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从事临床工作10年,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结合治疗。他平均一天要接诊20余名患者,常常有危重症患者和需要抢救的患者,忙到深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么多年,他已习惯了分秒必争的工作节奏,于他而言,“穿上白大褂,就应该履行好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 面对病人,医生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危难面前,医生是临危不惧的白衣战士。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当时还在上级医院进修的闫利源主动向院领导递交了“请战书”。2月9日凌晨,四川省卫健委发布关于组派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紧急通知,闫利源被眉山市卫健委任命为领队,与其他29名医护人员一同远赴湖北抗疫。 四川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有303人,来自11个市州72家不同的医院。对每个市州医疗队的领队来说,管理上存在不小的困难。每个领队都承担着不少琐碎的工作,包括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及时通知上级指示、统计队员信息资料、分发物资、督促队员遵守感控要求、了解队员心理及身体状态等。 作为眉山医疗队的领队,闫利源事无巨细地操心着队员们工作和生活上的一切,每天不厌其烦地叮嘱队员们要注意防控、不能松懈。此外,他还要负责驻地酒店120人的车辆调度,随时都可能接到队员或司机的电话。 和其他队员一样,闫利源要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轮值一线班、在驻地酒店轮值感控班。驻地酒店夜间值班工作异常辛苦,寒冷困乏,他第一个报名,为队员们作了表率。 当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时,他从每天担心队员安危的“管家”,变成了执甲抗疫的“战士”,经他治疗的患者多达200人。他还利用所学的中医专长为患者诊脉察舌,评估体质,精准辨证,确定方药,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方舱内的患者除了药物需求外,还有很多心理需求,他都耐心解答,百般抚慰,让患者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闫利源一直用行动展现着一名医者的勇敢和担当,诠释着大医精诚的精髓,先后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眉山市最美医者”“眉山市志愿奉献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去年,闫利源获评第七届眉山市“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虽然多项荣誉在身,但闫利源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如今,回想在武汉抗疫的日子,闫利源说最让他难忘的,一是国家重视每个人的生命,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幼,一视同仁,每一天自己都在经历这份感动;二是看到很多平凡的人,义无反顾地付出。这一趟“逆行”之旅,也成为他人生中一段难忘而珍贵的回忆。“我们应该感谢这个伟大的国家,更该感谢那些平凡的人民,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让抗疫显得不平凡!” 当前,疫情形势反复多变,作为一名呼吸内科医生,闫利源提醒广大市民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吃好睡好,增强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