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守初心 立政德 奋厉当世
——简谈苏东坡的政德实践(上)

□刘川眉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的问题。他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本文简单谈谈苏东坡的政德实践这个话题。

北宋元祐六年(1091)五月十九日,在京城任翰林学士的56岁的苏东坡,给哲宗皇帝上呈了一篇《杭州召还乞郡状》,请求继续到地方上任职。“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这句话,便是出自这篇奏状。

初心,这里是初衷、最初的愿望的意思,即做某件事一开始所抱持的信念。两句的意思是:坚持最初的信念,自始至终不改变。

那么,东坡最早的“初心”是什么呢?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曾这样评价他哥哥,说他从小就“奋厉有当世志”。奋厉,是激励、振奋的意思;当世,这里是用世、治世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东坡从小就奋发向上、勇于担当,有报国治世的宏大志向。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忧国爱民,奋厉当世,是其贯穿始终的信念;涵养清正之气,修身立德,勤政廉政,是其毕生的践行。

尽管已过去近千年的时间,苏东坡“奋厉当世”的理念和勤奋清廉的政德实践,对今天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政德,对我们涵养新时代政德文化,仍然有着积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良好的家风家教,是培育苏东坡“政德”的肥田沃土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苏东坡出生在西蜀眉山一个诗书之家。父亲苏洵是一位虽屡试不第,但志存高远、位卑忧国、大器晚成的布衣知识分子。母亲程夫人出身眉山大户,“生而志节不群,好读书,通古今,知其治乱得失之故”,是一位有独立意识和坚韧图强性格的知识女性,被司马光誉为“识虑高绝”的一代贤母。东坡幼年,父亲苏洵和母亲程夫人便亲授以书,为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苏轼自己也发奋读书,善于思考,勤于修身,外因加上内因,形成了一块培育“初心”的肥田沃土。

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东坡从小就接受其父母的道德教育和清廉教育。

苏洵和程夫人对东坡的教育各有侧重。苏洵重在教育他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让他从小就明白古今成败的道理,立志长大后成为国家社稷的栋梁。程夫人则重在教育他做什么人,怎样做人,让他自幼有一颗善良仁慈之心,有鲜明的道德意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两者既有分工又互为补充,旨在培养东坡的综合素质。

程夫人对东坡的教育不仅只停留在口头上,而且严于身教,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表率。程夫人嫁到苏家后,曾在眉山纱縠行租房开铺做蚕丝生意。一日,婢女发现房内地下埋有一个大罐子,罐口上还盖着一块乌木板。婢女以为罐中藏有金银财宝,要打开看看。程夫人见状,坚决予以制止,并叫人把罐子重新埋了。她说,这是别人的东西,不可随意动用。她还告诫东坡兄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非分之财,一分一厘也不能妄取。

小小年纪的东坡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便“奋厉有当世志”,形成了“忧国爱民”的初心,形成了重节操、重廉洁的品行。

无论在什么地方何种岗位为官,苏东坡都能“明大德”

东坡二十二岁中进士,二十六岁制科考试获第一名,开始步入仕途。东坡一生,从政四十年,在朝廷担任过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皇帝侍读等要职,在地方做过密州、徐州、杭州、扬州等八个州的知州。但无论是身为朝廷重臣,还是作为地方官员,他都能“明大德”,坚守“忧国爱民”的理念,做出了至今仍被人称颂的业绩。

在徐州的抗洪抢险中,他身先士卒,临危不惧,亲自坐镇城门楼上,指挥军民垒沙袋、筑长堤,奋力抗洪。抗洪期间,他吃住在城楼上,昼夜巡视,数过府门而不入,整整四十五天没回过家,颇有大禹治水的风范。一个多月后洪水退去,徐州城保住了,全城上万百姓的生命财产保住了。但苏东坡并未居功自傲,而是轻描淡写地在诗中写道:“水来非吾过,去亦非吾功。”

在杭州,东坡带领百姓疏浚西湖,筑长堤数十里,被百姓誉为“苏公堤”,造福人民直至今日,成为“西湖十景”之首。也是在杭州,为除瘟疫,他将多年积蓄全部捐出,并动员杭州一些富商捐款,加上公费,创办了中国历史上首家公费医院——安乐坊,专门收治贫困病人。他还将自己收集的药方,无偿捐给医官和杭州百姓。

在扬州,东坡不顾车马劳顿,在赴任途中就开始搞调查研究。在得知扬州农民丰年依然愁眉苦脸、官府催收积欠猛于虎狼的民生疾苦后,他毅然上奏朝廷,免除了民间积欠,为扬州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上任后,东坡对搞排场、趋风雅,祸害百姓的所谓芍药“万花会”,毫不留情地通令取缔,予以罢除,被扬州百姓誉为“苏贤良”。

在地处边防要地的定州,他整饬军纪,惩治腐败,拨军粮以饱士卒,修营房以稳军心,抓练兵以强战力,使军容军貌焕然一新。同时,他还整顿健全民间的武装组织“弓箭社”,建议朝廷给予肯定和扶持,使定州的边防有了明显改善,为强军戍边作出了贡献。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