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记者 侯亚景 眉山日报记者 陈文君 巴山蜀水,钟灵毓秀。2022年6月8日,芒种时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考察,首站就来到岷江之畔的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步入稻田看秧苗长势,走进乡村话接续振兴。总书记对乡亲们说,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总书记的殷殷话语,激励着永丰村干部群众矢志不渝跟党走,奔向更加幸福的未来。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7月中旬,在永丰村高标准农田里,长势喜人的水稻正值抽穗扬花期,夏风拂过,稻浪翻滚,昭示着丰收的希望。 “永丰村共有耕地面积6320亩,目前用于种植水稻面积5760亩,耕地种粮率达到了91%,其中,高标准农田面积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面积1500亩。”村党委书记李雪平介绍,永丰村早在2009年就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全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 近年来,永丰村依托水稻产业和技术优势,建成了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永丰村考察时指出,水稻良种育种周期长,需要反复试验筛选,我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艰辛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老百姓丰衣足食作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总书记对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让长期在永丰村驻点指导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深受鼓舞。马均说,他将把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前进动力,带领更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力争在水稻育种研究和种植培育技术推广上取得更大突破。 (下转0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