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端)扩大城乡社区服务供给、加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社区服务数字化建设……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完善服务体制、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方式,实现群众办事“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切实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下沉延伸,为基层群众办事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规范的服务。 “换领驾驶证和办理慢性病医保服务,以前要到市上才能办,现在镇上的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办理,方便多了。”近日,在东坡区太和镇便民服务中心,不少办事群众感慨道。 今年以来,我市统筹推进城乡低保等审批服务、惠民政策落实,并将水、电、气、电视、通信、邮政、法律援助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推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窗受理”“一站办理”。 “我们按照村(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督导乡镇围绕‘场地建设、事项进驻’等8个方面要求加强村(社区)便民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推动基层便民服务硬件软件优化升级。”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立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因地制宜开展片区便民服务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完成第一批13个片区便民服务设施专章编制任务;全市新增43个乡镇(街道)、257个村(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省市县三级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