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敏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莉)近日,青神县高台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操作间内,村民程玉全正在将一捆捆的秸秆放进机器,进行粉碎处理。 “以前我们的秸秆在田里直接焚烧,影响环境,现在集中进行处理后堆肥再利用,不仅美化了环境,节省了化肥开支,还改善了土壤质量。我们组的果树用了秸秆堆肥,柑橘品质非常好,色亮味甜,非常畅销!”他说。 据了解,高台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位于该镇百家池村3组,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有一个工作间、四座堆肥池和一个科普教室,同时配有沼气池和一个小菜园,可以一次性处理厨余垃圾12立方米,农作物秸秆5吨。 高台镇的秸秆再利用正是青神县大力推广智能化秸秆堆肥发酵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了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积极引导群众转变“秸秆燃烧”观念,青神县依托项目,大力推广智能化秸秆堆肥发酵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对秸秆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可利用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高效发展,对于降低大气环境污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该县已经建成智能化秸秆堆肥发酵示范点8个,在建3个,毎年能处理秸秆10000立方米,生产有机肥5000吨。“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重点推广智能化秸秆堆肥发酵示范点、秸秆还田还园,实现变废为宝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