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漫步田野山村,盛夏的瓜果稻田,充满生机和希望,令人惬意舒畅,好不自在!
然而有那样一群人,多少个好时节几乎都待在同一片天地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几乎“与世隔绝”!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只有白衣天使和敬业医生——他们就是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连同精神病医院很少进入大众视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如何对待精神病患者已成为当今检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近日,笔者前往眉山市东坡区精神病医院(眉山市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医院),揭开精神病患者鲜为人知的治疗、康复暨特殊的生活状态——
据悉,该医院属眉山市中医医院的下属医疗机构,离眉山城西约20公里,位于东坡区思蒙镇境内,集中收治了约700名精神病患者,系目前全市规模最大的精神病医院。该医院曾荣获东坡区卫生健康局颁发的2020年度“健康东坡-大美医者”——优秀医疗团队称号、东坡区首届南丁格尔式护理团队称号。
□陈德胜 宋雨萧 文/图
医者仁心 建院如家
自隶属于眉山市中医医院后,中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该医院的管理、建设与发展,多次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从班子的搭建到科室改革、设置等都作了精心安排,同时十分关心爱护该医院医护干部职工队伍及精神病患者,尽可能为该医院排忧解难。同时,近年来,每年春节等重要传统节假日,中医院领导都会陪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市卫健委、区卫健局有关领导前往该医院对干部职工及患者代表进行看望慰问、加油鼓劲。
据介绍,针对该医院多达400余户医保特困户,尤其是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情况,中医院领导强调,精神病医院新班子要特别重视人性化关爱精神病患者,力图建院如家、不遗余力,同时尽量多向全社会呼吁,尊重关爱精神病患者。
集体生日会:
生日歌、蛋糕、长寿面,一样都不少
祝你生日快乐——7月的一个上午,炽热的阳光照进医院新大楼二楼精心布置的生日会场,烛光摇曳中,医护人员与20多名头戴生日王冠的男性精神病患者一起唱响生日祝福歌,紧接着吹蜡烛、静默许愿,医护人员为患者分发蛋糕,端来热气腾腾的煎鸡蛋、长寿面,整个房间充满了欣喜和温馨。患者何某发言道:衷心感谢医院领导和老师们在繁忙中抽出时间为大家过生日,感谢你们的关心!祝全体病患朋友生日快乐、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当天,女病区也有约20名精神病患者集体过生日,为这远离闹市、略显沉寂的医院带来了一阵轻松与欢快!尽管不像医院外的生日聚会场面那般热烈、狂欢,但仪式感十足,让患者们得到尊重的同时,享受到家人在侧般的温暖!在这几乎被遗忘的“与世隔绝”的世界里,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医者仁心,爱是七分药!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该院新班子一致坚守的理念。每月抽一天为当月出生的精神病患者集体过生日是从今年2月元宵节开始的。每次大体是四五十人。据介绍,之前老年病区精神病患朋友集体生日会时,一位老年精神病患者被感动得潸然泪下,说她还是第一次享受过生日仪式,非常感谢医院的关爱!该院有关负责人说,集中精神病患者过生日,会有多方面的考量,但为了把对患者真心实意的关爱落到实处,应该大胆尝试、精心组织、不怕麻烦!再加上爱心企业的赞助,医院将其落到实处,更加深了对患者的关爱。
劳动 娱乐 读书 锻炼:
模拟正常社会,一样都不少
笔者在该医院阳光康复农场看到:一块偌大的黄土地上辣椒苗长势喜人,这是该医院精神病患者的劳作成果;在院内停车场旁,几名精神病患者动作正在麻利地冲洗车辆,来到厨房,几名精神病患者正在帮厨择菜、冲洗,另外还有精神病患者参与清扫保洁、医院院内协管等。医院还主动跟爱心企业合作,让精神病患者学习劳动技能(因目前疫情防控要求,暂时中断了合作),使他们得到尊重,享有劳动报酬,对恢复自信、重返社会是较好的过渡适应训练。
笔者在医院内康复活动中心手工制作区见到了精神病患者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剪纸、毛笔书法等作品,有部分精神病患者在阅览区安静阅读,棋牌区三五成群精神病患者在参加棋牌活动,体育锻炼区则有人在打乒乓、有人在徒手锻炼等,除此之外,还设置有音乐治疗室、舞蹈瑜伽治疗室。
据介绍,“康复就是生活,康复无处不在,在康复中治疗,康复与治疗同时进行”——这是该医院遵循的康复治疗理念。
精神病患者参加康复技能训练,医院采取积分兑换现金的方式发放一定的劳动报酬给予鼓励,增强了患者环境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激发患者对现实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技能,树立了自信,搭建了“医院、家庭、社会、就业”的辅助桥梁,对精神疾病住院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笔者看到,大楼通道一面雪白的墙壁上,悬挂着16个端庄劲道的欧体竖幅大字: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早日康复、回归社会,令人不禁称赞,而这幅大字则是一名精神病患者出院前书写的。患者中不乏具有一定艺术才华者。在老年病区,走廊两旁贴满了老年病患者的绘画、手工艺品以及合抄的美文等,雅观别致。走进失能老人病区,笔者看见医护人员小心翼翼搀扶老人们或行或坐,房间干净整洁,没有异味。
该医院的心理康复实践成效在全省崭露头角。今年4月15日,四川省心理卫生协会及四川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分会、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举行“精神康复作品展”获奖结果公示:该医院老年病区的音乐作品“北风吹”荣获康复最佳作品奖、手工作品“花团锦簇”荣获康复优秀作品奖,同时该医院荣获精神康复最佳组织奖!
“德艺双馨、患者亲人”“医德高尚暖人心 医术精湛传四方”“侍病翁为亲人呵护十载 无怨无悔彰显社会美德”——出院或病逝在医院的患者家属向医院赠送了一面面锦旗,表达了深深感激之情。
提升素质 科学治疗
眉山市东坡区精神病医院(眉山市精神卫生中心)是我市唯一一所集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及农、工疗为一体的市级精神卫生专科机构,拥有市内较强大的精神病医护团队。医生团队有临床医学人员、综合类医科大学科班出身的精神病专业人员,还有应用心理学人员,护士团队有持精神科专科护士证的护士多名。医护人员建院如家、爱院如家的意识、主人翁责任感逐年增强,医患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近年来,该医院不断强化业务学习和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素质,并引进先进设备(如MECT无抽搐疗法),开展药物、心理治疗,务必科学诊治,对症下药。为更好地开展科学诊治和服务,该医院先后调整合并了一些科室,目前设置有精神男科、精神女科、精神老年科、精神康复科。
精神男科分为两个组:重症组和康复组。主要收治60岁以下的男性精神病患者,病区开放床位290张,共有工作人员48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执业医师5名,医疗助理2名,初级心理治疗师2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9名,护士8名,护理员12名;1名工作人员取得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4名工作人员取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科室注重人才培养,先后选派6名医生在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绵阳三医院、成都第四人民医院、华西心理卫生中心、南京市脑科医院进行精神专科知识进修学习,3名护士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进行专科护士培训,并取得精神科专科护士证。
精神女科是60岁以下女性精神疾病专科病区,开放床位175张,共有医护人员42名,医生6名,医助2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主治中医师1名,心理治疗师2名,护士21名,护理员11名;工作人员中有7名取得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证。科室先后选派人到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资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进修、参观、学习。科室目前开设心身障碍开放病区,针对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开展个性化治疗。除完善诊疗技术外,该科室还注重临床教学、科研课题的开展,加强对科室成员的业务及素质培训,持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科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服务意识。
精神老年科主要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目前分为:重症组、康复组及失能失智组。现病区开放床位220张,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执业医师6名,医助2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8名,护士6名,社工师1名,护理员18名,硕士研究生学历2名。医护人员均具有较强内科及精神专科知识,其中8名医师先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都市医养结合促进会等精神科规培、进修、培训等,2名医师在绵阳第三人民医院及省人民医院精神科转岗培训;5名护士先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进行专科护士培训,1名护士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科进修,均取得相应专科证书;另外,病区拥有二级心理咨询师1名、三级心理咨询师4名及初级心理治疗师1名。该科室团体和个人心理咨询已较好开展并取得了成效。
科室拥有认知功能评定及训练治疗仪、眼动治疗仪、音乐治疗仪、智能电针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脑电治疗仪、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血糖监测仪、血氧监测仪、呼吸机、除颤仪等设备。针对老年精神疾病的特点,采用药物、物理、心理学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老年病区在病房设施上力求安全舒适,病区内加装走廊扶手以及拥有专用餐厅、绘画长廊、健身器材、单独的花园式工娱场所;并设有花卉区和蔬菜区,老年患者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进行选择;管理上采取开放与封闭相结合的模式,尽可能让患者住院期间感受到家的温馨;在治疗上,充分考虑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形成了一整套针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治疗模式。
精神康复科具有较完善的康复治疗设备、器材、场所。目前开展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脑功能(障碍)治疗、沙盘治疗、音乐治疗、舞蹈治疗、工娱治疗、健康宣教;设有阳光康复农场(其中设有蔬菜种植区、养殖区),康复活动中心(篮球区、羽毛球区、乒乓球区、手工制作区、棋牌区、阅览区),进行个体化体能训练,个体化基本生活技能训练(如康复超市、洗车场、院内作业活动区),个体化城市生活技能训练,个体化职业技能训练,个体化社交技能训练,个体化服药依从性训练等区域。
视患如亲 医患和谐
该医院医患关系越来越和谐,源于精心治疗、护理,源于较好的就医环境,尤其是对患者周全的人性化关怀。在人性化关怀上,该医院不遗余力。除集体生日会外,医院还尽量营造传统节日氛围,以此关怀温暖病患。去年春节期间,该医院在全院发起“我为患者添道菜”公益捐款活动,眉山市医学会带头,全院职工积极响应,纷纷献出爱心,募集资金近2万元,为全院患者添上了年味满满的三餐。“太好吃了,师傅的手艺真好!”“在这里比家里还闹热!”“我已经五年没和家人团聚过了,谢谢你们为我们圆梦!”……医护人员向在座的患者们分发菜肴,电视机里正在播放喜气洋洋的春节节目,患者们也纷纷抒发着对医护人员以及对该医院的感激与赞叹。
今年,由过年为患者添道菜,医院又更进一层,组织医患自编自导联欢节目,让住院患者愈加感受到家的温暖。吃完年夜饭,家人团聚看“春晚”已成为千家万户过年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在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同时,男病区、女病区和老年病区医护们分别组织了四场自编自导自演、别出心裁的2022年迎春医患大联欢活动——宛转悠扬的小提琴演奏、整齐划一的舞蹈、铿锵有力的合唱、趣味十足的抽奖活动……勾勒出一幅欢快、和谐、温暖又别样的“春晚”画面。患者和医护们尽情互动,乐在其中,每场表演结束后,工作人员都会为患者送上精美礼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也激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参与康复活动。联欢活动锻炼了患者的动手、动眼及全身协调能力,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才能、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样的人性化关怀,使和谐与温暖流淌在病区,流淌在医患双方心里!
只有爱才能让世间更加温暖 社会更加和谐!
精神病患者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游离于正常社会之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而浑然不觉。该医院有相当部分监护人缺失或弱监护关系的精神病患者。因为忙碌等多种原因,相当多监护人做不到一年内定期探望精神病患者几次或者一次。医护人员默默无闻地陪伴呵护他们。不少精神病患者病难痊愈出不了医院、回归不了社会,最终病逝在医院,走完孤凄的一生。因此,精神病医院医护人员纷纷呼吁全社会对精神病患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因为,只有爱才能让世间更加温暖,社会更加和谐!
相关提示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紧张的工作、生活压力,不知不觉地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提高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呢?下面,该医院医生向大家介绍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