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俊涵 文/图
“今天的党群集中活动日非常充实,大家聚在一起学习了国家的方针政策、重温了入党誓词、参与了村里的治理工作、反映了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还观看了一场意义深刻的文艺演出,巴适!”6月28日,丹棱县杨场镇古井村村委会十分热闹,主题为“共庆建党节 喜迎二十大”的党群集中活动日正有序进行,作为党员代表也是群众代表之一的2组村民张尚秋,参与了一次让他印象深刻的党群集中活动。
在当天的党群集中活动日上,古井村将以往需要数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各种会议集纳到半日完成。村党委首先召开党委会,部署党群集中活动日相关安排,然后组织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听取杨场镇党委相关负责人的专题党课、各支部还研究了发展党员等工作。紧接着,村党委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全村即将开展的垃圾清运招标和村规民约修订等工作进行了讨论和表决。各项会议议程结束后,当日晚上,一台由当地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在古井村文化院坝精彩上演,歌曲、舞蹈、快板、三句半轮番登场,吸引了该村众多群众驻足观看,最终党群集中活动日在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完美落幕。
事实上,丹棱县作为党群集中活动日的发源地,经过近8年的常态开展与探索深化,解决了群众参与难、干部组织难“两难”问题,搭建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凝聚民心的好平台,成为了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基层治理的好抓手,经验做法全国闻名、全省交流、全市推广。但随着时间推移,党群集中活动日也出现了形式单一、脱离群众现实需求等问题。
为此,今年5月丹棱县印发《丹棱县深化党群集中活动日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将党群集中活动日从“1.0”版本升级到“2.0”阶段,力争进一步推动党群集中活动日由形到效转变、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升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水平。
本次试点工作从今年5月份开始,为期一年,按照党群集中活动日既有要求,突出政治性、服务性、群众性、实效性,聚力搭建“我为群众办实事”平台,按照“宜聚则聚、宜分则分、方便群众”原则,在春节、七一、九九等重要节点集中活动,其余时间根据主题内容进组入户、分散活动,确保每月至少开展1期。
古井村就是丹棱县党群集中活动日试点工作的两个试点村之一,28日开展的党群集中活动日是此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的首个升级版活动日。7月1日,另一个试点齐乐镇龙鹄村也开展了升级后的党群集中活动日,除进行重温入党誓词等环节,还重点聚焦当下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以村委会为阵地,开展“童心向党、天天向上”儿童夏令营活动,让无暇照顾孩子的家长松了一口气。
那么,“2.0”阶段的党群集中活动日和以往相比有哪些变化,又有怎样的效果?我们从“四个一”来进行解读。
喊响“一只喇叭” 搭建政策宣传平台
“我们充分发挥党群集中活动日的宣传属性,大到传达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小到垃圾分类、防毒禁毒、防汛安全、农技知识普及,力争把这个平台打造成群众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据丹棱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坚持以群众该知道、想知道的事情作为出发点,发挥其“官方喇叭”作用,让群众知大事、晓政策、感党恩。
“下面我代表村党委向大家汇报古井村上半年的工作,党建方面3条、村务方面15条、财务方面2条……”在当天的村民代表大会上,古井村党委书记宋建国向与会群众详细介绍了村里上半年工作,村委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大家认可。这是党群集中活动日发挥宣传属性、聚焦“三务”公开的具体体现,在首个升级版的党群集中活动日现场,古井村以群众最关心的事项为核心,按季度将重点事务、重点项目、财务收支等情况,向群众通报、让群众知晓、接受群众监督。
除此之外,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党群集中活动日还必须聚焦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级全会精神、党纪党规等为重点,采取会议传达、专题宣讲、文艺节目等方式,把精神实质传递到群众心中,引起群众共鸣。聚焦政策宣传,以群众最想知道的政策为切入点,突出医保社保、就业就学、参军入伍、耕地保护、奖补政策等重点,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进行现场宣传,促进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在党群集中活动日上,村干部主动‘说事’,群众民主‘议事’,共谋村级发展大计,架起了党群‘连心桥’。”龙鹄村党委书记罗朝运告诉记者,村两委以党群集中活动日为平台,自觉亮职责、晒账本,接受群众监督,实现了群众当家做主,面对群众疑点、难点,畅通诉求渠道,现场答复、现场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
举办“一场活动” 搭建便民利民平台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们的党群集中活动日并不是每一次都将群众请到村委会开展活动,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每月一个主题,多措并举、多点开花,尽可能让活动日走深走实!”杨场镇党委负责人介绍,升级版的党群集中活动日常态化开展以后,古井村将采取“集中+分散”方式,举办好“一月一主题活动”,真正让活动瞄准群众所需,成为便民利民的平台。
一是文艺“下乡”。坚持寓教于乐,以群众喜欢看、愿意参加为出发点,村级舞蹈队牵头组织群众登台秀才艺,邀请相关艺术团队“送艺下乡”,增添活动趣味性与吸引力,让群众在活动中享幸福、受教育。
二是服务“上门”。集中组织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志愿团队进村入组办公(活动),着眼群众的现实需求,当面解难题、答疑问、促落实。
三是培训“下地”。邀请职能部门、社会力量,读懂群众的真实需求,因时因地举办农机农技、就业择业、育儿学习等培训讲座,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留在百姓家。
四是典型“上榜”。坚持标杆引领与反面警示并重,合理运用“红黑榜”“好撇事”等亮晒平台,有效整合集体经济分红、“道德超市”积分等激励方式,广泛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评选和不文明现象曝光,敦化乡风文明。
建立“一张清单” 搭建惠民闭环平台
“能否扩大老年人免费医疗体检范围”“邹叶沟和李叶沟入户路还未硬化,影响群众出行”“古井村7组需要修建和硬化生产便道”……这是记者在《古井村党群集中活动日惠民实事五级办理清单》中摘取的部分内容。
据介绍,在试点工作中,古井村围绕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制作《党群集中活动日惠民实事办理反馈清单》,包含政策宣传、村务通报、民生反馈和正反典型四大板块,群众填写的《古井村党群集中活动日惠民实事五级办理清单》就是民生反馈的重要渠道。古井村定期将群众关心和反映的事项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并将清单制作成海报发放给群众,以“清单”推动微网格、小组、村、镇、县五级发力,构建“网格收集、逐级办理、季度反馈、群众点评”为民办实事闭环。
具体操作层面,全村36个微网格负责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正面解答群众疑惑,难以完成事项上报小组。9个小组负责收集汇总网格和本组村民意见建议,力所能及地解答、办理组级事项,筛选上报本级无法独自完成事项。村级负责汇总、交办、协调、解决各小组上报事项,筛选评议上报事项,图文并茂、简洁明了地制作每季度“反馈清单”,通过党群集中活动日通报、公开栏公示等方式,让群众知晓办理情况、评议办理结果。镇级负责协调解决村级上报事项,筛选上报对上争取协调事项。县级由县委基治办牵头,交办、督办上报事项落实,真正把实事办实。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古井村共收集问题61个,微网格层面解决问题26个,组层面解决问题19个,村层面解决问题14个,报送县级层面寻求解决问题2个,呈合理的“倒金字塔”结构。
理顺“一套机制” 搭建议事决策平台
“垃圾清运关系到大家切身利益,经过村党委会和党员大会前置把关,评选出3位符合条件和程序的竞标者,现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请大家择优评选。”在28日古井村党群集中活动日中,有两项工作需要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完成,一是新的村规民约制定工作,二是由村民评标决定垃圾清运的负责人。而这两项工作均由村党委会和村党员代表大会前置把关审核,防止出现程序违规、内容违法等情况,提升办事效率。
在党群集中活动日议事决策机制建设方面,古井村按月统筹安排一天或半天,通过党组织会议前置酝酿把关、党群集中活动群众决议工作机制,民主公开议决村级事务。
建立前置把关机制,根据需要召开党组织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相关会议,深入学习党纪国法、大政方针,集中评议村规民约执行情况和低保落实情况、表决重大项目(事项),研究拟提交党群集中活动通报(讨论)决议事项等。建立群众决议机制,因地制宜、灵活便利举办党群集中活动,通报并组织群众表决经党组织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前置把关事项,全面准确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
“党群集中活动日升级到‘2.0’版本后,理顺了村上决策议事机制和程序,在党委领导下有效融合了群众大智慧、大力量,集思广益后形成的决策更利于全村事业健康发展。”龙鹄村第一书记赖星忻表示,党群集中活动日新的决策机制,对于补齐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短板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