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罗尔丹认为,“一国两制”是解释香港过去25年保持繁荣稳定的理由。“25年来,‘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切实践行,‘东方之珠’不断巩固持续繁荣势头。”他说,“当时不看好香港前景的那些人离开又归来,因为他们看到,回归中国后的香港依然繁荣。” 从狮子山下25年的发展故事里,巴西伯南布哥州副州长卢西亚娜·桑托斯读到的是,中国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使香港全面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四分之一世纪的成就体现了中国治理模式的成功”。 从法律制度的实施完善中,委内瑞拉新兴经济体发展高等研究中心学术研究主任路易斯·德尔加罗看到的是香港之治新发展:“随着香港国安法制定实施和选举制度修改完善,‘爱国者治港’得以切实落实。” 习近平主席强调,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是香港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香港居民很珍视,中央同样很珍视。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认为:“‘一国两制’将继续让香港保持其全球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有益的。” “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央政府为香港建设大量基础设施,香港人从中受益。”巴基斯坦前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列举推动香港发展的一系列项目。 哈立德说,香港正在同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全面融合,迸发出巨大活力,这是“一国两制”成功的证明。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有坚持“一国两制”,维护稳定和谐发展大局,融入中国发展进程,才能永葆活力。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指出:“一国两制”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创举。“习近平主席宣示了中国中央政府坚持‘一国两制’的坚定决心,香港拥有光明未来。” 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 “过去25年,我见证了香港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起,香港孟加拉国大都会商会总裁德万·萨福·阿拉姆·马苏德开始在香港创业,他的事业发展同香港紧密相连。 在马苏德看来,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提振了各界的发展信心,香港开启繁荣发展新篇章。“在中国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将迎来更多机遇,成为更有竞争力、吸引力的经济中心。”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东方学院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同样看好香港未来发展前景。他认为,香港会保留自己特色,还会找到“新角色”,比如成为亚太地区重要艺术和设计中心。 《菲律宾星报》专栏作家李天荣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特别提到要切实排解民生忧难。他说,中国中央政府下决心排解香港民生忧难,是为香港作长远考虑,为香港未来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俄罗斯智库“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项目主任雅罗斯拉夫·利索沃利克表示,香港一直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工作、生活地之一。香港可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与生活,青年才俊能够在这里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习近平主席的话语,令曾在香港工作、生活8年的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社会稳定是香港繁荣发展的基础,香港人擅于创新、敢想敢干、乐观向上,香港必然拥有辉煌未来。” “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引用习近平主席对香港青年的寄语,韩国檀国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镐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中,香港未来机遇更多,地区辐射带动能力更强,也相信香港青年在这一进程中会大有可为。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