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莉 实习生 钟书曼)“完全是原生态的土鸡蛋,下蛋的都是跑山鸡!”5月15日,在直播镜头前,眉山天府新区高家镇中坝村第一书记伍旭往碗中磕了两个鸡蛋,向观众展示,随后下锅,现场端上了一道香喷喷的番茄炒蛋。虽然隔着屏幕无法品尝美味,但金黄蓬松的蛋花仍吸引了许多观众下单,5000枚鸡蛋迅速销售一空。 直播结束后,伍旭告诉记者,村里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较多,劳动力不足成为该村产业发展的短板。 如何在现有状况下,发展特色农业?如何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如何畅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如何通过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这些成为该村“两委”班子着力解决的问题。 结合“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活动,该村“两委”干部广泛走访调研后,决定由村党委引领,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大家发展对劳动力需求不高、效果吹糠见米的土鸡蛋产业,结合“互联网+农产品”形式,打通销售渠道,带动群众增收,壮大集体经济。 “今年5月5日,我们村上正式注册成立了四川省忠坝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每个鸡蛋高于市场价0.3-0.4元的价格,从群众手中收购鸡蛋,然后统一设计订制包装盒,装修网店提供售后,再通过抖音直播、微信朋友圈、团购APP等平台进行推广。”伍旭说,合作社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初见成效,帮助村民增加了不少收入。接下来,中坝村将充分立足合作社优势,持续开展种养殖技术指导及产品营销造势,从源头抓养殖、抓管理、抓收购,逐步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高度融合的集体经济组织。 为发挥带头人关键作用,牵好乡村振兴“牛鼻子”,持续为基层干部能力提升赋能增色,今年高家镇多次组织镇、村干部赴丹棱县、青神县等地考察学习,开展“基层干部发展提能”学习培训,围绕“规划引领、资源整合、示范打造、招商引资”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不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为实现镇域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还依托龙泉山绿谷、高家大佛石窟等旅游资源,划出鹰头片区成立党委,党员带头发展民宿等第三产业,带动农旅融合。”高家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落实新区党工委决策部署,持续开展好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活动,把握“双城”“同城”机遇与挑战,整合闲置资产,实现产兴人聚,以农旅融合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持续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