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眉山市“十四五”金融发展和改革规划》发布 到2025年,金融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

“十四五”时期,眉山金融改革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更大的风险挑战。

未来几年,我市金融发展和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具体实施路径又有哪些?日前,我市发布《眉山市“十四五”金融发展和改革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当前我市金融发展和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为下一步推动金融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提供了依据。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莉

成效显著

金融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质效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等参与支持下,我市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扎实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稳定发展各项工作,金融业呈现平稳向好发展态势,有力支撑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下一个五年乃至更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和培育力度,金融组织力量持续壮大,金融机构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有金融机构及组织83家,其中银行机构19家、保险机构33家、保险法人中介机构1家、证券公司10家、小贷公司7家、融担公司5家、典当行6家、产权交易场所2家,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此外,在金融产业发展上,“十三五”期间,眉山金融产业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主要指标增速名列全省前茅。2020年度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4.15亿元,较“十二五”末增152.2%,占全市GDP比重5.2%,占第三产业比重达11%。不仅如此,截至2020年末,全市金融从业人员数量超过3万人。

目标明确

到2025年金融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

《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市金融支持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显现,科投资本多方汇聚、科技金融蓬勃发展,科创投资富集,基本建成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金融业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引领带动和服务保障作用。

——金融产业绩效全面跃升,金融支持创新发展初具成效。到“十四五”末,我市将形成政府引导、产融结合、互利共赢的创投生态圈,争创国家级或省级金融支持创新示范区品牌,助推眉山金融业综合实力、发展质量效益走在西部前列。

——金融组织体系加速完善,资本市场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到“十四五”末,我市持牌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数量显著增长,小贷、担保、典当行等地方金融组织规模不断壮大,形成特色突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同时,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程度大幅提高,上市公司规模实力明显提升。

六条路径

“十四五”时期眉山这样干

目标既定,《规划》从创新产业链金融发展、大力发展特色金融、扩大金融服务有效性供给、加强资本市场利用、深化金融开放合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六方面给出了具体实施路径。

创新产业链金融发展,构建眉山金融独特功能。《规划》提出,要创新供应链金融和产业链投融资服务模式,加快建设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的现代金融服务平台,全面提升金融支持眉山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能力,创建产业链金融服务“眉山模式”。

大力发展特色金融,全面提升产融结构匹配度。《规划》围绕眉山重点和特色产业领域,创新金融与实体经济对接机制,加快构建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特色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以科技金融催化产业迭代升级,以农村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战略,以绿色金融驱动可持续发展,以普惠金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文旅金融推进文旅融合共兴,以数字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扩大金融服务有效性供给。《规划》明确,要加大金融机构培育引进力度,创新优化金融服务,推动银行、证券、保险、地方金融组织、国资金融、金融中介协调互补发展,形成金融业态多元集聚态势,壮大眉山金融业发展的主体力量。

加强资本市场利用,拓展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规划》提出要抢抓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机遇,多举措培育上市主体,稳步加强债券市场融资工具利用,有序推动地方要素交易建设发展,畅通直接融资渠道,全面提升眉山金融市场资源配置能力。

深化金融开放合作,促进国内外金融资源融通。《规划》提出要主动融入成渝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畅通金融国际国内开放合作通道,深化自贸区眉山协同改革先行区金融创新,促进金融资源跨区域流动配置,提升眉山金融发展对内集聚与对外辐射能级。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业内生发展动力。《规划》明确,要以集聚区建设为引领,着力加强信用法治、人才队伍、金融监管、服务配套建设,加快构建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流金融营商环境,促进金融资源加速集聚和优化配置。 

发展目标

●到2025年,科创贷、园保贷等各类信贷规模超过100亿元;

●累计服务科技企业150家以上;

●现代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注册企业5000家以上;

●全市持牌金融机构数量达到100家以上。

重点任务

●大力推进产业链上下游投资,建设现代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以科技金融催化产业迭代升级,以数字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巩固优化银行业发展,大力推进保险业发展,完善配套金融机构体系;

●加快企业挂牌上市步伐,稳妥推进债券市场利用;

●积极融入成渝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推进跨境金融创新发展;

●完善信用法治体系建设,优化金融人才引培模式。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