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苏东坡的人生地理(十三)
——问汝平生功业

古人早说过,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年迈的苏东坡依靠诗歌、酒精和对生命的渴望抵抗命运的荒诞。然而,半醉半醒之际,仍然会有一丝丝伤痛爬上心头,像是年代久远而弥足清晰的初恋记忆,驱之不走,挥之难去。那就是乡愁。

对他来说,“故乡”不是四川眉山,“故乡”是云水阻隔的大陆。他不想死在海南这座孤独的岛上,他想回大陆。毕竟,大陆才是他的梦想和才华的歇脚地。

这一辛酸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的双脚又站在了大陆的土地上,那是元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100年五月的事。是时,25岁的宋哲宗去世,宋徽宗继位,贬谪的元祐大臣次第内迁,苏氏兄弟均在其列。

在素有中国南极村之称的角尾乡,找到一座三面环海的小村落:放坡村。这是雷州半岛的最南端,如同大陆探进茫茫南海的一条手臂,对岸,便是苏东坡困居三载的海南。

不知是归心似箭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苏东坡在一个夜晚离开了海南。这是六月二十日深夜,晚出的月亮挂在天上,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月光下是澄澈而又暗流汹涌的琼州海峡。回顾贬谪天涯的三年时光,苏东坡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惆怅的,因为天涯的奇景异俗足以回报所有的苦难: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次日,苏东坡在雷州半岛一个叫鹅房埠的地方登岸,他终于避免了当年曾想象过的将死在天涯海角的命运。后来,为了纪念苏东坡,鹅房埠改名放坡村。村里,建有东坡书院,塑有东坡雕像。站在村外高处,遥望海南方向,水天一色,云海苍茫。沙滩上,一种叫单叶蔓荆的植物匍匐生长,如同一张绿毯;绿毯中间,偶有三两朵紫色的小花。追忆往事,岁月如流,千年已逝。

回到大陆后,苏东坡一路北行。到达英州时,朝廷下诏,恢复他朝奉郎的级别,提举成都府玉局观,外军州任便居住。按宋代惯例,一般会安排去职后的大臣提举道教宫观,但并不需要真的去这些宫观,而是据此领一份俸禄。这也就是说,多年没有俸禄的苏东坡,又可以名正言顺地拿一份薪水了。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随便选择居住地。

但苏东坡一直拿不定主意,到底该选什么地方安度晚年。他的朋友太多,这些散居各地的朋友纷纷写信,请求他住在自己的城市。苏东坡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整个过程像一次自助旅行——比自助旅行更愉快更幸福的是,沿途都有朋友和仰慕他的崇拜者请他喝酒赋诗,而诗人也乐此不倦。他在岛上寂寞已久,太需要热闹和人气。

最初,他想和弟弟苏子由一起居住在颍州,后来又觉得颍州离京城太近,担心易惹烦恼。此外,他还考虑过舒州(今安徽安庆)和真州(今江苏仪征),最终,决定定居常州。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到常州不到一个月,苏东坡竟因病去世,享年66岁。

病势日炙,情知回天乏术时,苏东坡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向他们交代后事。他说,我一生不作恶事,死后必不会坠入地狱,你们不必伤心哭泣。他写给朋友维琳和尚的信中说:“岭南万里不能死,而归宿田野,遂有不起之忧,岂非命也无!”在岭南极端困顿时也能快乐过活,一切风平浪静后却一病不起,这难道不是命运吗?

到达常州前,苏东坡曾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游金山寺,他在寺中无意间发现了自己早年的一幅画像。细看年轻时的模样,再想今日老病之身,乐观豁达的苏东坡不由悲从中来。他提笔在画像上写了几句诗,这几句诗,完全可以看作他留给这个冰冷世界的人生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东坡去世后,苏子由把他安葬于河南汝州郏县的一座山上。很巧,这座山的名字也叫峨眉山——在距苏东坡的故乡眉山不远,那里有另一座峨眉山。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现在,苏东坡去世了,一种生活方式就此徐徐拉上帷幕。

在不绝如缕的纷争与迫害中,他努力营造过自己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里,他那些饱含内心情愫的诗文顺着手上的狼毫源源不断地流淌而出——它们感动了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更感动了难以计数的后来人。从苏东坡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智者的形象。

弹指一挥间,900多年过去了,曾经照耀过大师的月亮还在,滔滔岷江还在,黄州的赤壁与海南的椰风还在,只是,斯人已逝,除了那些生动的文字,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到,在这世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时代,这么一个文人,这么一种生活方式。

但他的确存在过。在这颗小小的星球上,在这颗小小星球的太平洋西岸,在一个叫作中国的古老国度,欢笑与泪水都曾经那样生动而清澈。逝者已远,但回忆和怀想却可以拉近我们与他的距离。

苏东坡是一个形容词。他去世后的900多年间,人类变化何其广大,他却是一种不变的永恒。他是诗人、词人、散文家、画家、书法家和生活家,但他的精神和这精神留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这些空洞的词语所能概括的。

苏东坡是一个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奇迹,一个乐观、豁达而又智慧的形容词。要言之,他象征着即便在苦难的放逐中,一个真正大写的人,仍然能够完整地、完美地创造自己的世界。

(完)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