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区发改局
聚焦主业主责 在比学赶超中谋高质量发展新路
5月的东坡,高质量发展热潮涌动,项目建设战鼓隆隆。
紧扣“肩负首位再造产业东坡、聚力攻坚奋进全国百强”目标任务,东坡区以全国百强区创建、向上争取资金、营商环境优化、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和“红黑榜”比拼五方面为抓手,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扎实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强力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允浩 文/图
抓机遇:全力推进全国百强区创建,抓实对上争取资金、项目工作
抢抓“双城”“同城”战略机遇,东坡区发改局加强与省、市发改委对接,按照“市区一体”原则,结合东坡区实际,加快形成百强区创建实施方案。目前,已梳理完成东坡区需省、市支持政策初稿,组建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组具体负责相关创建工作,今年以来已对接省发改委相关处室10余次,东坡区已被省政府纳入全国百强区培育。
围绕对上争取资金、项目工作,东坡区制定了《眉山市东坡区发展和改革局中省预算内资金项目“四库”管理办法》,加强对项目储备库、准备库、执行库和监管库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同时,将全区2022年中省预算内资金目标任务按资金投向分解到对应业务股室,各业务股室主动对接指导各职能部门,确保完成中省预算内资金争取目标任务。
截至目前,已积极指导区级相关部门储备眉山市东坡区通惠街道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二期)等项目32个,总投资约23.89亿元,拟争取资金9.78亿元,已争取到位项目4个,争取资金4543万元。储备眉山市东坡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保障设施建设项目(一期)等地方专项债项目24个,已发行专项债券项目3个,发行债券资金5.49亿元。
抓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创优服务质量
如何抓实营商环境优化?东坡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必须全面落实改革举措,扎实推进落实“一网通办”和“互联网+监管”,不断加大跨区通办力度,针对全区龙头企业持续开展“一企一策”优质服务。
据介绍,东坡区积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通过“红色代办”“容缺受理”“模拟审批”“并联审批”等举措,减少办事审批流程、等待时长,推动政务服务提档升级,实现服务质量最优。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制,降低企业、群众制度性成本,实现“容缺补正、一次办好”。目前,该区依申请类单个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提速80%以上,一次办事项数占比94.96%;全程网办率96.46%,“互联网+监管”目录清单认领率达100%。
东坡区已先后与成都市双流区、武侯区签订跨区合作协议,与重庆密切联系,加大川渝通办力度,推动行政审批事项异地可办。设置“成德眉资一体化企业服务专窗、企业服务、工程建设、综合服务、咨询预审区”五类小综窗,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业务运转模式。
抓保障:项目建设“亮、比、赛”,“红黑榜”考评出实效
为强力推动重点项目提前开工、加快建设,东坡区扎实开展项目建设“亮、比、赛”。“积极践行‘区级领导联系项目工作机制’,每个项目确定一名联系区领导,组建一支专业推进队伍,制定一套推进方案,实行一抓到底包干制,做好全区重大项目服务保障。”东坡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深入贯彻落实《中共眉山市东坡区委关于以“双碳”战略为引领推动优势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再造产业东坡的决定》,调研讨论《决定》涉及的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推进建议,全面推行“军令状”亮目标、深化“季拉练”比干劲,以有力举措和过硬作风确保项目工作实干出彩。
针对考核激励机制,该局牵头制定《眉山市东坡区主要经济指标“红黑榜”考评办法》,加强“红黑榜”考评的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对标对表市定东坡区2022年目标任务,梳理一季度“开门红”完成情况,将该区实际制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固投(技改投资)、经济合作等重点经济指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职能部门,确保直奔目标任务发力,促进全区经济平稳运行。
“围绕制造强市战略,全区上下将全力以赴谋项目、引项目、推项目,充分发挥项目投资稳定经济增长‘压舱石’作用,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成势见效。”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东坡区太和镇
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四维村有了乡村集市
“快点来哦,在屋门口逛集市,太方便了!”5月8日上午9时,东坡区太和镇四维村乡村集市正式开业,村民们乐逛集市的同时,顺便带上家里的土特产推销一把。开业至今,前来购物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人气也越来越旺。
四维村地处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域,全村三分之一平坝,三分之二丘区。坝区以1200亩水稻蔬菜粮经复合型基地为主,丘区有凤凰李、水蜜桃基地1500余亩,爱媛、春见、沃柑等柑橘1000余亩,藤椒基地700余亩,另建有高标准水产养殖500余亩。作为市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四维村立足村情、创新方式,聚力打造乡村振兴典范,着力构建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村风好的“多彩田园·幸福四维”。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允浩 文/图
摆摊趁早,赶集就像逛公园
当天,四维村4组村民黄均起了个大早,给丈夫打下手,杀了5只鸡,然后再装好水果就赶往集市摆摊。尽管如此,她发现自己还是“落后”了其他人很多。“我们7点过就到了,没想到有人比我们还来得早。”黄均说,“头天下午我就来集市瞅了瞅,选了个位置,谁能想到大伙儿的热情这么高。”
在集市水果区,黄均把家里带来的水果码放好,然后坐等顾客上门。上午8时,陆续有村民前来逛集市,不一会儿,这里很快热闹起来。生意上得快,一开始有些拘谨的黄均慢慢放开了。
四维村党总支书记陈英忙前忙后,非常关心村民的生意,同时不忘吆喝两句,“你们家里有什么富余的土特产,都可以拿到集市来卖。”
来自多悦镇的陈刚是一位乡村卤菜师傅,平时在悦兴场镇摆摊或者骑着三轮车下乡卖卤菜。听说四维村有了乡村集市,他便把刚出锅的新鲜卤菜带过来,卤菜还没摆放好,村民就围拢了。“陈师傅的卤菜味道好,肉质放心,我们都是老顾客了。”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和陈刚拉起了家常。很快,卤猪头肉就一卖而空。
集市里鲜花环绕,孩子们快乐玩耍,村民们相互闲聊……那些摆摊做生意的,一个个更是喜笑颜开。
逛一圈下来,黄均摊位上的盆子里只剩下一只鸡,一位从太和镇金光村过来的村民开口问价,黄均笑着说,“都卖完了,这只鸡已经被人预订了,明天请早。”
盘活闲置用地解难题,把乡村集市办好办活
长期以来,四维村群众零散售卖农副产品、土特产品,有的在附近的场镇来回跑,还有的在路边摆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群众的实际需求,四维村盘活村内闲置用地,多方筹措资金,在观光大道旁修建了面积900平方米的乡村集市,村民就近售卖水果、蔬菜、鸡鸭禽蛋等农副产品,不出村就能让自家土特产广开销路,此举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解决了路边摆摊存在的安全隐患。
“集市逐渐广为人知,我摆摊短短几天,就收入2000多元。”四维村村民李俊花高兴地说。
太和镇党委副书记刘超介绍,为深入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活动,四维村积极探索新农村发展新思路,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大实践,在观光大道旁办起了乡村集市,吸引了当地和周边的群众前来赶集凑热闹。
“摊位是木制加竹编,很有乡土气息,还配备了防晒伞。下一步,我们准备继续完善集市配套设施,尽快安装路灯等照明设备,争取把夜市也开起来!”陈英高兴地说。
近年来,太和镇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着力打造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全镇乡村振兴建设水平。
其中,推进现代农业升级发展,完成西南智慧农业一期项目320亩土地续租,西南智慧农业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标杆;加大“厕所革命”推进力度,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644户,仙桥、龙亭2个村(社区)实现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无害化厕所普及率90%;积极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新建改建户用人工湿地池1100座、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座、大型生态湿地5座,生活用水得到有效治理达150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