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老挝媳妇”眉山带货 把丹棱不知火卖得越来越“火”
小雅在直播销售眉山春橘。

□杨鹏 文/图

“大家好,我是小雅,来自老挝,嫁到中国四川。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家的果园,这是不知火……”最近,一名从老挝远嫁到丹棱县杨场镇的女孩在网络上特别火,她以“老挝媳妇小雅”为名,分享在中国婆家的安逸生活,不仅吸粉十几万,还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带货“明星”。

“我最初拍短视频,只是想分享一下我在异国他乡的平凡生活,没想到突然就涨了那么多粉。”跟记者拉家常时,小雅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无论是外形还是言谈举止,让人很难想象她来自老挝。小雅全名王雅,从小在老挝长大,因为特别喜欢中国文化,读大学期间,就专门学习了中文和中国文化。

“听说我喜欢大熊猫,他说他家乡有大熊猫,所以我就跟着他来了。”2017年,25岁的小雅与去老挝出差的眉山小伙黄万里结识。恋爱1年多后,2019年,两人正式登记结婚。婚后第二年,小雅跟着黄万里来到眉山生活。来四川后,小雅不仅见到了大熊猫,还吃到了麻辣火锅,让她很高兴。不过,因为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小雅来眉山后,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人讲究一日三餐按时吃,在老挝却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两国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四川人吃麻辣,老挝人吃酸辣,这也让小雅在婆家生活中闹了一些“笑话”。

“小雅刚来丹棱时,看到树上没熟的李子,摘下来蘸着辣椒吃,把全家人都‘吓’到了。”在小雅的嫂子瞿菲看来,一名远嫁异国他乡的女孩子需要大家的包容和关心,才能尽快适应新生活。这件事情后,全家人不仅特别尊重小雅的生活习惯,还教她学习丹棱话、做川菜,努力帮她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我拍了好多视频。婆婆教我做回锅肉、火锅鱼,我学会了就做给她们吃,她们都夸我做得好吃。”去年11月,小雅在一个短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在自学拍摄和剪辑后,制作了一期“老挝媳妇小雅”在果园中给柑橘套袋的视频。虽然那期视频浏览量不高,但小雅觉得很有意思。后来,小雅每隔几天都会拍摄制作一期短视频,内容越来越丰富,做火锅、打疫苗、杀年猪、做腊肉……在眉山的平凡生活经她讲述后,显得既新奇又有趣。慢慢地,“老挝媳妇小雅”的粉丝越涨越多,单条视频的播放量最多达到百万级。半年时间里,她的粉丝就涨到了十多万。

“老挝媳妇小雅”短视频走红后,很多关注她的粉丝留言,想买她在视频中提到的丹棱特色水果和土特产等,这让小雅谋生了直播带货的想法。正好,今年家里种植的20来亩柑橘丰收,小雅便试了试,没想到卖了1万余斤柑橘。

“我们的柑橘以前都是卖给水果商,价格肯定没有在网上卖得高。我很感谢这个外国媳妇儿,她通过网上销售,帮家里多赚了不少钱。”小雅的婆婆万利均算了一笔账,按照前段时间丹棱不知火的行情,水果商收购每斤大概2到3元,但通过直播带货,直接在网上销售,每斤能卖到4到5元。

“以后,我想把带货规模做得更大,帮助丹棱县把水果产业搞得更出名。”小雅说,来眉山生活两年,婆婆给她做地道四川菜,她给婆婆做老挝冬阴功汤,她还学会了直播带货为家里增收,这样的生活“很安逸、很幸福”,她这个“老挝媳妇”也越来越像中国人了。通过拍视频和直播带货,也让老挝的亲人们了解到她在中国生活得很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中老两国之间的文化和人文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