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立足于“早” 着眼于“防”
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全力以赴确保安全度汛
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通过演练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
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
清理河面漂浮物。
对城市排水排涝通道进行清淤疏通。

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2022年汛期(5—9月)有中等强度的区域性暴雨洪涝,局部偏重,总降雨量为800—1000毫米,接近历史同期。眉山市域内江河众多,地形地貌多样,近年来气候多变,防汛减灾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防汛减灾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城市稳定发展。为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减灾工作,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确保全市安全度汛,立足于“早”、着眼于“防”,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抓紧抓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思源 文/图

提前谋划部署 夯实责任体系

“预计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汛期我市洪涝灾害仍可能多发频发,境内岷江流域、青衣江流域和沱江支流球溪河发生中等洪水概率较大,个别中小河流有发生大洪水和山洪灾害的可能。”今年3月以来,我市组织水利、气象、水文、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举行了3轮防汛联合会商,提前研判气候趋势和汛情旱情风险。

“今年3月,我们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落细落实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为应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汛情,我市锁定防汛减灾“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四不”总体目标,全面筑牢“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以分级负责、部门负责、技术负责、岗位负责为支撑”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并调整充实防指成员单位,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同时,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应急响应等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联动,努力做好“测、报、防”与“抗、救、援”有效衔接,扣紧“防”“救”链条,确保责任落地落实。

“我们已逐级落实江河、290座水库、6座大中型水电站、393个山洪灾害危险区、重点涉水在建工程、重要防洪城镇等各类防汛责任人,在汛前对全市防汛责任人名单进行了公示。”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全面消除隐患 不留盲区死角

今年3月以来,我市组织7个检查组,对全市各乡镇(街道)和重点防汛单位开展了汛前准备检查,深入排查防汛安全隐患,并对全市现有防汛监测预警系统和设施设备开展全面检查维护,确保汛前准备工作万无一失,平安度汛。

防范做得好,救灾代价小。为此,我市坚持“防范胜于救灾”理念,3月下旬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市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地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重点对市域内的大江大河、中小河流、山洪灾害危险区、城市(镇)低洼地区等重点区域,沿江城镇、山地或河谷地区的村庄、施工营地、工矿企业、河心洲岛、旅游景区、易旱高山场镇等重点部位,水库、水电站、江河防洪工程、桥梁、码头、在建涉水工程和市政防洪排涝等重要设施,铁路、公路、电力、通信、能源、教育、医院等重点基础设施进行排查。

“我们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发动基层群众,常态化、动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死角,并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摸清风险底数,对排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建立清单台账,明确整改责任措施,确保汛前整治到位。”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为做好水毁水利工程设施修复,及时恢复水利设施功能,我市还按下水毁水利工程设施修复的“快进键”,全市6处水毁水利工程设施已于汛前全部完成修复工作础;290座水库运行状况良好,各地已落实水库安全度汛“预测预报、调度运用、应急预案”三个重点环节。

强化应急保障 凝聚防汛合力

4月24日,洪雅县水利局开展了2022年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

4月28日,由东坡区苏祠街道应急办、民兵应急排组成的抢险应急队,开展了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演练。

4月28日上午,我市2022年城市防洪排涝应急演练在东坡区长安中路拉开序幕。

日前,市应急管理局在我市岷江水上救援队训练基地开展了2022年水上救援实战演练,市域内多支应急抢险救援小组参加演练。

……

近段时间,全市各地积极开展防汛应急实战演练,锻造过硬应急救援能力,确保汛期遇有险情能够随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在强化应急保障上,我市确保经费、预案、物资、人员队伍、技术保障到位。目前,市、县(区)财政均足额配套了防汛经费,全市储备各类应急抢险和救灾类物资共2162万元。在救援队伍方面,全市现有市级应急救援队伍7支856人、县(区)应急救援队伍12支881人、民兵预备役队伍2200余人、社会救援队伍9支1500余人;同时,我市还与眉山军分区、武警眉山支队建立军地应急救援协作机制,紧急情况下可调用200人投入抢险救援。

此外,我市已全面落实290座水库“两预案一规程”、6座大中型水电站汛期调度运用计划、393个山洪灾害危险区防御预案、涉河涉水在建工程度汛方案等各类防汛方案预案,健全水利、气象、水文、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监测预警联动机制,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及时会商研判,做好雨情、水情的精细化预报,并利用多平台、多方式发布预警信息,落实信息传达确认机制,确保预警到户到人。

紧盯防御重点 筑牢安全屏障

汛前多一份准备,汛期就多一分安全。为此,我市紧盯防御重点,精准靶向施策,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目前各县(区)正在抓紧推进2022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全面落实群测群防体系,修订完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检查、复核转移避险‘十个一’相关信息,确保预警信息发得出、转移路线方向对、群众避险跑得快。”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保障河道行洪安全。我市各县(区)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纳入河湖长制目标任务,对违章建筑和行洪障碍坚决予以清除,严格执行汛期禁采规定。“今年以来,全市已投入资金1100万元,动员1.7万人次,清理河道1600公里,清运河岸垃圾、河面漂浮物2000吨,清理河道淤泥、行洪障碍物15.5万吨。”该负责人介绍。

治理城市内涝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为此,我市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城市防洪排涝准备工作的通知》《眉山市城市内涝治理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2—2024年)》,建立健全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机制,模拟城市内涝开展城市防洪排涝应急演练。并抢抓时间开展城市排水排涝通道系统清淤疏通工作,对城市公园绿地、市政道桥、照明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建筑工地和物业小区等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出动人员100余人,排查处置隐患30余处。

短评

防汛关键在“防”

做好防汛减灾工作,我市着眼于“防”,体现的就是要未雨绸缪。“防”,既是思想上的要求,也是行动上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在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队伍上、工程上做好防大汛的充分准备,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屏障,确保万无一失、安全度汛。

念好“防”字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切实提高预报预警的即时性、准确性和预见性,密切关注和分析研判雨情、水情、汛情,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要落实防汛各项工作任务,细化落实到岗到人到位,做到对每一处防汛重点、物资储备都了然于胸、心中有数。

防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工作上环环相扣,牵扯到方方面面,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广大群众要主动学习防汛减灾知识,才能在遇到险情时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宁可上前一步形成交叉,也不后退半步留下空隙,共担责任、压实责任,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才能与群众一道打赢防汛减灾这场硬仗。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