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日前,我市发布了《眉山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市卫生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林 面临形势 多重战略交汇叠加为卫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规划》指出,多重战略交汇叠加为眉山卫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机遇。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成都都市圈建设、成眉同城化等战略深入实施,将推动区域卫生健康协同发展,为眉山聚集优势资源,促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同时,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为我市卫生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为我市卫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优质资源汇聚眉山为建设成都都市圈南部医学中心提供了有利条件,科技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为卫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众多的机遇和优势条件是“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的强力支撑。 主要目标 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高质量综合、中医、妇幼三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都都市圈南部医学中心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扎实推进健康眉山建设,为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奠定坚实健康基础。 到2025年,成都都市圈南部医学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和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显著提升,加快建设市公共卫生综合临床医疗中心、华西医院眉山医院新院区,着力打造综合、中医、妇幼三大区域医疗中心。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城乡居民享有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公平显著改善,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具体举措 明确重点任务,不断健全卫生健康支撑与保障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重点做好的工作。 ——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疾病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推动市疾控中心和东坡区、仁寿县疾控中心建成三级乙等疾控机构,建设市公共卫生综合临床医疗中心。完善市、县两级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精神卫生中心。 ——建设都市圈南部医学中心。聚焦成都都市圈南部医学中心建设总体目标,规划建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新院区、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医医院、华西二院眉山市妇女儿童医院二期工程、成都中医药大学眉山临床医学院,打造综合、中医、妇幼三大区域医疗中心和一流医学教育中心。推动西南医科大学托管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力争培育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36个,新创建三级甲等医院8所、三级乙等医院3所,各县(区)人民医院均达到三级标准。 ——筑牢基层医疗卫生网底。按二级医院标准建设20个以上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每个建制乡镇设置1个达标卫生院。推动中心城区新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构建主城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大力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按三级标准规划建设天府新区中医医院,彭山区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培养紧缺型人才和基层中医药人才1000名,建设一批名中医工作室,培养一批省名中医。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产业。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加强“一老一小”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规划建设市老年医院,东坡区、仁寿县各建设1家县级老年医院,建设市、县婴幼儿照护综合指导机构,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市妇幼保健院建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东坡区、仁寿县妇幼保健院力争建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强化卫生健康支撑保障。巩固中心城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成果,推动仁寿、洪雅、青神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眉山肿瘤医院、眉山心脑血管病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打造健康服务业发展高地。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三医”联动,建成1—2个城市医疗集团,每个县至少建设1个医共体或医联体。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高级职称人员1650名、中级3300名,硕博士580名以上。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 发展目标 成都都市圈南部医学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力争培育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36个,新创建三级甲等医院8所、三级乙等医院3所,各县(区)人民医院均达到三级标准。推动中心城区新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构建主城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培养引进高级职称人员1650名、中级3300名,硕博士580名以上。 11项重点任务 强化覆盖全民公共卫生服务 建设成都都市圈南部医学中心 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大力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群健康 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 打造健康服务业发展高地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健全卫生健康支撑与保障 奋力推进体育强市建设 加强组织实施与监测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