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朗读“点燃”热情 助力全民阅读向纵深推进
学员分享朗读的初心故事。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毅 文/图

5月9日晚,市图书馆星梦艺术分馆第六期“全民朗读课公益培训班”举行结业朗读分享会。30名学员在书香与朗读、鲜花与收获相交中,分享了自己参加公益培训和朗读的初心故事,并用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表达情感,展示学习成果和收获。

学习 提升普通话水平

“老师们非常优秀,教得很好很用心。我非常珍惜这次公益培训机会,每周坚持从彭山赶过来。”学员余涛说,通过掌握扎实的普通话基本功,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循序渐进地学习,不仅气质修养得到提高,还真正感受到语言带给人的无限魅力。

郑晓莉是多次参加朗读公益培训的“老学员”了,“成人、亲子培训我都参加过,每一次都有收获,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普通话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这次分享会,郑晓莉选了《我们仨》进行朗读分享。在她看来,普通话说得更好,朗读喜欢的文字能自信、更得心应手。通过饱含深情的朗读,传达情感,让文学中的“情感”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让文学回归生活语境,感受文学之美、声音之美、情感之美。

“多学、多记、多读、多听、常总结、多练习,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跟着老师学习后,规范了普通话发音和习惯。我发现,自己平时默默阅读的书籍文字是那么美。”

……

大家各自分享着自己的收获,纷纷表示感受到普通话的魅力,要将其融入工作、生活。

据悉,本期公益培训为普通话专场,共4期,每期分别邀请相关专业老师进行授课。从普通话的发音吐字到气息训练,从朗读技巧到即兴表达等方面,对30名学员进行全面培训,教会大家用有声的语言传达无声的文字。

分享 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喜欢中国文字,也喜欢用声音诠释文字之美。”分享会中,朱雪芹说自己非常幸运,在线上抢到了最后一个公益培训名额,在培训中,感受到朗读、学习的激情,会将普通话学习继续坚持下去。

分享会上,黄惠郦朗读了女儿为抗疫创作的诗歌《别怕》,让现场沉浸在久久的感动中。

黄惠郦的女儿王景丹出生时因缺氧造成脑瘫,导致肢体一级残疾。为此,黄惠郦带着她四处求医,不厌其烦地帮助她进行康复训练,甚至辞去工作,陪伴她求学。如今,王景丹已大学毕业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此前,黄惠郦曾陪着女儿参加过几次朗读公益培训,这次则是她自己参加。“女儿在不停地学习进步,我作为母亲,也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黄惠郦说。

“感谢有这样一个公益平台让我们学习,老师的授课让我们受益匪浅。最终,我们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不少学员都说,参加朗读公益培训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大家在公益培训学习中,不仅普通话水平得到提升,对阅读的热爱也更浓厚,发现阅读能让自己做一个生活的诗人,不断获得前行的力量,时刻保持内心的充盈,更可以让自己走出狭隘,拥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去领略世界的浩瀚。

朗读 激发全民阅读热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当天分享会中,还有不少学员分享了苏东坡的作品。大家认为,用自己的声音分享苏东坡的作品,感受其文学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东坡老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朗读,对市民来说,不仅是一种阅读方式,更让大家在朗读中感受阅读的魅力,从而激发全民阅读热潮。”市图书馆负责人表示,朗读和阅读相辅相成。用朗读将阅读收获的情感传达出来,可以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激发阅读热情,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个人也能通过阅读与朗读,提升综合素养。

为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眉山,打造特色阅读品牌,从2020年6月开始,市图书馆联合星梦艺术分馆,精心打造了全民朗读公益培训班。通过相应课程进行普通话学习,普及朗读、朗诵艺术基本知识,为朗读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截至目前,参与培训的学员近300名。

阅读是输入、朗读是输出,作为享受阅读、展现阅读的一种方式,朗读的门槛不高、有参与感,还能增强阅读的趣味性。近年来,眉山全民朗读热潮高涨,“全民朗读公益培训”“亲子诵读”“书香润眉州”等线下、线上朗读类阅读推广活动反响强烈,进一步点燃了市民阅读热情。今后,我市将不断创新朗读活动形式,丰富内涵,助推全民阅读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上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