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英魂存人间 丰碑励人生
——“走进烈士陵园 追忆英雄故事”系列报道之仁寿篇
仁寿烈士陵园扩建后鸟瞰效果图。
群众在纪念碑前默哀。
仁寿县烈士陵园大门。
烈士墓碑。
丁地平烈士遗照。
李彬烈士遗照。
王涛烈士遗照。
廖弦烈士遗照。
群众在陈列室聆听烈士故事。
瞻仰烈士墓。
李彬烈士的荣誉证书。
李彬烈士的军装。

触摸沧桑历史,常怀深刻崇敬。在烈士公祭日前,记者走进仁寿县烈士陵园,重温感人故事,与读者共同怀念先烈,感恩他们用热血和生命、用无私奉献,为今天的美好生活贡献了一分力量。

本报记者 邱文清 罗俊涵 郭侨 雷同 文/图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国庆前夕,仁寿县不少单位和乡镇以烈士陵园为阵地,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开展祭奠英烈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踏进烈士陵园,秋季的微风已经带了阵阵凉意,苍松青翠,笔直挺拔,石阶寂静,默默无言。当天,仁寿县工商联组织的祭奠英烈活动刚刚结束,来自该县禄加镇卫生院开展“初心教育”的队伍又走进了这里。

“随着县委县政府对烈士褒扬工作的重视,近年来,每到清明节和烈士公祭日,烈士陵园几乎人流如织。”该陵园管理所所长毛德彬又忙碌地开始了第二轮活动。他跟随禄加镇卫生院一行,唱国歌、默哀三分钟、向烈士献花……每个流程虽然都重复过很多遍,但仍然怀着满腔敬畏,认真而严肃。

解放战争以来,仁寿共有902名烈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时代的赞歌。

毛德彬带领大家走进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只见陈列馆大门口的展板上写着一句话:“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行吧!”走进陈列馆,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毛德彬对烈士故事如数家珍,向众人一一详细讲解。自从1993年担任所长以来,毛德彬已讲解了500余场,其中,一天最多讲解7场。

“杨勇为烈士牺牲后,他的儿子接过了钢枪,继续传承着父亲的精神;袁本林烈士的女儿今年考上了大学……”随着参观接近尾声,禄加镇卫生院的张涛却还沉浸在英雄故事里久久不能自拔。张涛因从小在外求学,当天是第一次走进烈士陵园。他深有感触地说道:“以前都是在书本上了解英雄,今天近距离地聆听英雄故事,心里颇为震动。英雄,值得被永远铭记。”

是烈士长眠之地,也是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仁寿县烈士陵园地方虽小,但却是英雄的精气神聚集之处,意义非凡。不仅单位和社会组织会前往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群众也会自发前往祭奠烈士,洗礼精神。据统计,该陵园每年接待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团体250余个8000余人次,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励了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干事创业精神。

“为了让烈士陵园更好地发挥作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力度一直不减。”毛德彬介绍,2008年汶川地震后,烈士陵园的纪念碑经历了一番“改头换面”,水泥加瓷砖的外观全部换成了大理石,看起来更加沉稳庄重。预计明年,烈士陵园将进行墓区和纪念场所扩建工作,并修缮上山道路和停车场,让烈士安息的地方焕发新颜,让不死的精神继续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仁寿儿女。

烈士事迹

丁地平 舍身取义的共产党人

丁地平(1911-1949),男,汉族,中共党员,四川仁寿县籍田铺人。佃农出身,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仁寿县籍田地区党组织负责人。

1949年11月27日,新中国成立的第58天,重庆还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在这一天,一个叫丁地平的共产党员被国民党以“仁寿县领导一千多农民起义的首领”的罪名杀害。丁地平用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共产党人的忠诚。

1911年2月25日,丁地平出生在仁寿县籍田铺丁家河坝一户佃贫农家,父母希望其能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为其取名“丁青云”。随着年龄增长,丁青云对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土地制度愈加痛恨,“我们种的粮食为何要交绅粮?要实现地平理想,只有跟共产党走。”遂为自己改名“地平”。

1941年下半年,丁地平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以农校教员的身份为掩护,秘密传送《新华日报》,积极进行抗日宣传,组织“读书会”,并恢复了被国民党三青团破坏的中共仁(寿)、彭(山)、华(阳)特区委的部分工作。丁地平不断地发现、培养积极分子,壮大党的革命力量。领导群众开展“抗丁抗粮”运动和反饥饿斗争,实现了“二五减租”,为广大贫苦百姓带来诸多实际利益。

1947年11月底,丁地平转战重庆,由于叛徒出卖,1949年5月21日,胜利在望的时候不幸被敌人逮捕。5月23日,丁地平被押往长官公署二处,受尽毒刑,却坚决不吐露一句同志们的消息。他被戴上沉重的镣铐,转移到了当时被称为“活棺材”的白公馆。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10月8日,在白公馆监狱里,被关押在平房二室的狱友罗广斌、丁地平、陈然、刘国志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决定在监狱内自制一面五星红旗,准备在重庆解放的那一天,带着这面五星红旗冲出狱门,迎接胜利的到来。

还没有等到胜利到来的一刻,11月27日下午4时,白公馆的特务分子开始了对革命者的大屠杀。临行时,丁地平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在嘹亮的口号声中壮烈牺牲,时年38岁。

今天,在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还陈列着这面与众不同、意义非凡的五星红旗。它由屠杀中的幸存者、《红岩》的作者之一罗广斌从当时的牢房中取了出来,并伴随着一首歌曲《绣红旗》,名垂千古。

李彬 绿色事业的忠诚卫士

李彬(1987-2008),男,汉族,共青团员,仁寿县玉龙乡人。2005年12月入伍,生前是武警西藏森林总队林芝地区支队米林中队二班副班长,一级士官警衔。

李彬是仁寿县玉龙乡人,2005年12月入伍,武警西藏森林总队林芝地区支队米林中队二班副班长。2008年3月6日,在扑灭西藏林芝县卡定沟森林火灾战斗中英勇献身,时年21岁。

1983年,李彬出生在仁寿县玉龙乡一个普通家庭。2005年12月,18岁的李彬穿上军装,来到西藏林芝,成了—名森林武警战士。

在战友眼中,李彬是一个勤快能干、舍得干能吃苦的好战士,每次赴火场灭火,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他每次都把扑火的经历用日记记录下来。“说句心里话,作为一名军人,在干一些为人民服务的事时,我身上就会有一种消耗不完的能量。等到哪天我走不动了,回想起自己当兵的历史,那是多么有意义啊!火场就是战场,多做有意义的事,万一哪天有什么不幸,我也值得了!”翻开李彬的日记本,字里行间透露着武警森林战士的铮铮誓言,透露着绿色卫士的庄严承诺。

2008年3月3日17时13分,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卡定沟发生森林火灾。联合指挥部命令武警西藏森林总队林芝地区支队在西线隔离带严防死守,誓死阻截火头。李彬作为一号机组水泵手,每天都要背着几十斤重的水泵,在海拔3000余米、坡度近60度的高山上往返几次。他不顾个人安危,架水泵、铺水带、背水囊、持枪头,短短4个小时,李彬在山顶和山腰之间往返了3趟,与战友们奋力扑打火点30余处。

3月6日13时30分,李彬拿起水泵枪头在坡度近60度的火线上奋力扑打。突然,一棵直径约40厘米、长约5米的倒木从上方急速向他滚来。发现险情后,他一边对着身边的战友大喊:“快闪开!”一边掩护战友撤退。但由于坡度较大,来不及躲避的李彬,被倒木撞倒向下滚了20余米。李彬在第一时间被送至林芝地区医疗条件最好的解放军第115医院救治,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3月6日17时40分牺牲。

李彬牺牲后,他生前的事迹在部队和地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森林指挥部、武警西藏森林总队、林芝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批准李彬同志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自治区人民政府追授李彬烈士“献身绿色事业的忠诚卫士”光荣称号。

王涛、廖弦 护卫群众的人民英雄

王涛(1977-2018),男,汉族,中共党员,仁寿县清水镇人。生前系仁寿县公安局富加派出所所长。

廖弦(1982-2018)男,汉族,中共党员,仁寿县富加镇人。2001年入伍,2013年12月退伍后安置在仁寿县公安局工作,生前系该局富加派出所警务辅助人员。

2018年8月6日,立秋前蜀地最后一个夏日。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仁寿县公安局富加派出所所长王涛、辅警廖弦的生命定格在了这一天。

当天上午10时,富加派出所的户籍室内像往常一样繁忙,辅警廖弦带着笑容迅速地为群众办理着各种户籍业务。突然,一名歹徒驾驶越野车径直冲进富加派出所,加速冲向户籍窗口,沿途撞到四五名群众,并下车持刀、枪袭击群众。

一时间户籍室的群众惊恐万分,四处逃散。危急时刻,廖弦奋不顾身挡在群众身前,凶徒立刻扣动扳机(子弹卡壳未能打响),随即又手持长40厘米的尖刀朝群众挥舞。为了掩护群众,廖弦再一次挺身而出,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被刺数刀后倒地。

千钧一发之际,王涛反应迅速,第一个从值班室门口冲出来,顾不得群众“那个人有枪”的大喊声,单薄的身体像一道闪电冲到了户籍室门口,此时距离向外冲出的持刀歹徒仅有3米。

电光火石间,王涛把其他民警辅警挡在身后,迅速举枪向歹徒射击,击伤歹徒后,歹徒持刀疯狂砍向群众,为保护群众,身高仅1米7且处在胰腺炎手术后恢复期的王涛与身高超过1米8、体重超过200斤的歹徒搏斗在了一起。穷途末路的歹徒杀红了眼,左手死死抓住王涛右手,右手拿着匕首疯狂砍刺王涛头部、颈部和腹部。鲜血瞬间喷洒出来,但王涛死也抓住歹徒不放,为其他同志制服歹徒创造了机会。

身受重伤的王涛倒在了血泊中,疼痛让他不得不蜷缩身体试图缓解疼痛,右手按住不断冒血的伤口,左手还抓住一名辅警的肩膀,突然像花光了所有力气一样松开,继而又用力抓住,说道,“兄弟,把枪捡好”,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一句话。

当天下午,王涛和廖弦因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面对随时可能打响的枪口,迎向疯狂刺来的尖刀,王涛、廖弦用生命铸忠诚,再写警徽荣耀,以血肉之躯挡住罪恶与黑暗,守护了群众安全和辖区安宁。英雄壮举惊动公安部。公安部发唁电沉痛哀悼:“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英雄赞、正气歌。”

2018年11月27日,王涛、廖弦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

建设大事记

1992年,原县城北门水库烈士陵园迁往仁寿县飞泉山重新修建。

1995年,仁寿县烈士陵园被四川省民政厅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为进一步加强对烈士陵园的管理,成立仁寿县烈士陵园管理所,系全额事业单位,隶属仁寿县民政局管理。

1998年,仁寿县烈士陵园陈列室正式开放。

1999年,仁寿县烈士陵园被眉山地区行署命名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9年,仁寿县烈士陵园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

2017年,仁寿县烈士陵园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第七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