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浅谈激励策略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东坡区中店小学 刘春梅

当前,农村留守学生较多,留守学生的教育一直是农村教育最头痛的事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因家庭原因导致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缺乏学习动机,如贫困、父母离异、父母长期在外等因素。所以,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动态,还要关心学生的内心感受,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找到学生目前最强烈的需要,以排除影响。当缺失性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时,自我实现需要才能转化为学习动机。所以,在留守学生教育及低段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激励是最好的教育策略。

一、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1.扮演好父母与朋友的角色。教师职业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和父母。除了父母以外,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成人。小学低段的学生往往倾向于把教师看作父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和信任,所以教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去关爱每一个孩子,保证其生理需要的满足,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

2.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数学学习不好的学生往往对数学学科有着恐惧感,特别是在教师面前会显得很局促,难以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在课堂上,这些学生会对举手发言感到恐惧。所以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灵活地增加师生互动性的活动,营造一种游戏性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上,学生的紧张情绪会得到缓解,逐渐克服对数学学科的恐惧感,满足心理需要。

3.实行“点赞”的教育思想。小学低段的孩子向师性特别强烈,特别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和表扬,从而增强自信心。盖杰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的、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从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以原谅的!”

二、满足学生的成长性需要。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生活中感知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小学低段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把课堂设计为动手操作测量课、超市购物生活课、方向寻找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可以在室外和室内上课。课堂的设计需要面对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

2.灵活使用教学手段。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辩证能力。如果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会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可以利用直观和非直观的教学手段,以动画展示或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来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学习。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比如购物认识小数、人民币等,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目的,以激励促发展。激励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表扬和奖励等手段,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实现自我发展。

2.掌握方法,以激励促学习。教师在利用激励手段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对症下药”,不能滥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类型进行相适应的激励,例如抑郁性的孩子应该多加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可以有积分奖励、抽奖物质奖励等,形式和过程应该新颖有趣。激励的使用次数也应该合理安排,避免激励膨胀。

3.把握内容,以激励促思考。新数学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想、逻辑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多样化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学生对低段数学的思维锻炼,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学习与发展。

4.构建激励网络,以激励促兴趣。课堂激励策略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相应的反馈与巩固。我国现在都是大班教学,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人的表现,所以教组互评,最后再根据学生在家的表现由家长评。通过多方面的评价构成一个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激励策略的常用教学手段。

1.代币奖励法。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积极发言、坐姿端正、积极思考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积分卡,学生累计积分卡,到达一定的积分后,可以向教师换取相应的实物奖励,如文具盒、钢笔等奖励。

2.目标卡片。教师组织学生在卡片上写下最近的短期目标,比如下次考试成绩提升5分、口算题不错一题等,由教师最后统一收回,在一个星期以后发给学生,学生自我评判是否达到目标。

3.同伴问题。教师提供一幅与生活有关的数学情境图,学生根据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向同伴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合作解决该问题。这个策略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4.游戏课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相适应的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一年级孩子学习数数,可以用“击鼓传花”,依次拍手数数。

5.语言肢体表扬。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同时结合学生的自身能力给予相应的语言或肢体表扬,例如“点赞”“聪明”等方式。教师利用及时的反馈评价,强化或消退学生相应的行为,从而激发并巩固其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最后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