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改革开放四十年 百姓生活大变样系列报道③
杨培珍 “行摄”四十三年 用镜头记录丹棱变化
杨培珍(左一)用镜头记录丹棱变迁。

本报记者 林茂春 文/图

从1975年到2018年,从第一部海鸥相机到如今的佳能相机……12月3日,走进丹棱县摄影名家杨培珍家中,他打开放在角落的皮箱,拿出一部部老式相机,将40多年的摄影经历与他用镜头记录下的丹棱的风雨变迁娓娓道来。透过一张张照片,改革开放40年来丹棱的发展轨迹一一呈现在记者眼前。

筹钱一年购买第一部相机

结缘 摄影

今年58岁的杨培珍是丹棱县张场镇锁江村4组人。1975年,杨培珍15岁时,一位来自外地的年轻人走进村庄,脖子上挂着一部相机。“当时就觉得很新奇。”回忆起第一次见到相机的情形,杨培珍至今仍然印象深刻。也正是这一次的开眼界,让杨培珍从此与摄影结缘。

那个年代的农村家庭根本不可能拿出一笔钱来买相机,大家都在为“吃”发愁。为了筹够买相机的钱,杨培珍拣蘑菇、帮别人理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筹够了125元,买了人生第一部相机——海鸥。那是一部立式相机,虽然已经锈迹斑斑,机身也有些松动,杨培珍还是小心翼翼地珍藏在皮箱内。在他心里,这部相机就代表着他不能忘却的“初心”:用照片记录历史。

后来,杨培珍自学了摄影技术、冲洗照片的技巧,用这部海鸥相机帮别人拍证件照等,逐渐赚到了买第二部、第三部相机的钱。如今,杨培珍已经用了10余部相机,从最初的胶片机到现在的数码相机,从主要拍证件照到拍丹棱各方面的变化,照片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但他对摄影艺术的追求却始终如一。“有时,我会为了一缕阳光、一阵风等上一天,直到最美的那一刻来临,才会慎重而快速地按下快门。”杨培珍说,照片没有第二张,瞬间即永恒。

数以万计张照片记录丹棱变迁

坚定 初心

杨培珍在拍摄中不局限于某一个主题,他的照片中有几十年前农村的茅草屋、城市的石板路和小巷子、简陋的小工厂,也有如今农村的小别墅和连片的现代化果园、城市里的康庄大道和高楼大厦、工业园区内智能化的厂房……从这些照片中,可以一窥40余年来丹棱农村、城市、工业、农业、交通、通讯、旅游、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变迁。

“以前我们老家的路都是泥巴路,上山要一个半小时,就算穿上雨靴也是一身泥。现在奔康大道修到了家门口,从山下到山上不过10来分钟。”看着一张张老照片,杨培珍打开了话匣子,以前种庄稼全靠人力,现在是机械化播种;农村居民从住茅草房到住瓦房、土砖房,再到现在的楼房、别墅;城市里的小巷子变成了康庄大道,路灯从夜晚亮到天亮;医院和学校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便利……“这40多年,变化真的是天翻地覆!”杨培珍感慨道。

40多年来,杨培珍从农村来到城市,先后辗转于务农、理发、垃圾回收、教师等多个行业,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摄影的坚持。他用脚步丈量丹棱的风土人情、奇观美景,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照片,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丹棱的飞速发展。

近年,杨培珍的摄影作品陆续获奖,并成为诸多媒体图片新闻版块的签约摄影师,摄影技术远近闻名。同时,他还办起了“培珍摄影”文化大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摄影,用镜头记录丹棱的发展变化。

“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再过两年退休了,我想办个摄影展,用照片展现丹棱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杨培珍说,相信再过几年,丹棱又会是新模样。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