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联系方式

 

办公室 :38166899

总编室 :38166811

采访中心:38166844

编缉中心:38166822

广告部 :38169928

网 站 :38166855

放风筝

王晋川

小时候读过晚清诗人高鼎的一首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字拙吾,著有《拙吾诗稿》,据说留下的只有这首叫《村居》的小诗。中华诗海茫茫,能留下一首诗传诵到现在,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放风筝是老眉山孩子们春天的游戏。花花绿绿的风筝铺满天空,摇摇摆摆地骑上春风,大人们就会说春天来了。

那时候眉山城里没有卖风筝的,要放风筝得自己动手做。找一节干了的慈竹,启去黄篾,依设计的风筝样式制作骨架。比如要做“田”字风筝,就要有一纵三横四根篦条,其中中间纵的那根叫中篾,不能刮得太薄,要硬肘一些,否则撑不起风筝骨架。作翼的篾条要刮得平整,宽窄一致,放在刀尖上试平衡。倘若一边重一边轻,今后风筝要打“倒栽葱”的。篾条准备好后,开始绑扎。用棉线绑牢“王”字形的骨架,开始糊纸。最好的纸是丝绵纸,又轻又薄,有点雨水也不怕,可惜价钱贵不容易弄到手。那就退而求其次,文具店里有报纸样大小的书写纸,一面有蜡光的那种,二分钱一张。这种纸糊出来的风筝白白净净的,在上面画点什么尽可以随心所欲,因而成了男孩子们最趁手的风筝纸。也有买不起书写纸的,那就用大的数学作业本,一页一页地粘起来,效果也很好,只是稍微不那么美观好看罢了。

糊完风筝,要用剩下的纸给风筝做一条长长的环形尾巴。也可以把尾巴从中间分开,这样,一条尾巴就变成了二条。也有取俏的,在二条尾巴之间再粘一条小尾巴。最有创意的是由大到小糊一条长长的鲶鱼尾巴,这样的风筝就叫“鲶胡子”。

风筝糊好后,最重要的步骤是穿斗线,斗线穿不好,要么飞不上去,要么打倒栽。最后,要备好风筝线。最好的线是县医院做手术用的黑丝线,粗些的缝纫机线也可以,最差的是棉线,单股容易断,双股又太重。线需绕在“工”字形的线耙子上,放起风筝来收放自如。

“万事齐备,只欠东风”,放风筝最担心的是没有风。俗话说:“风筝不起,跑烂鞋底”。本来信心满满地来到城墙碥或河边上,隔一二十步拖着引线,一个小孩在后面举起风筝,另一个作预备奔跑状。一声令下:“放!”前面的小孩窜出去,风筝便摇头晃脑地往上飞。有风的时候,风筝兜了风,嗖嗖地往高处走,真个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无风的时候,风筝软软地跌回地面,任你跑烂鞋底,风筝就是飞不起来。

放风筝最好玩的是“放”,待到把线耙子上的线放完,风筝就变成了天边的一颗芝麻黑点。制作得好的风筝,这个时候一动不动,了无趣味。倒是那些制作不甚好的风筝,一上一下,左右摇摆,给湛蓝的天空凭添了无限生趣。如若遇到高空强气流,风筝开始打“倒栽葱”,一个接一个,快落到地面了,忽然又昂头向上,直冲云端。放风筝的吓出一头汗水,旁观的抽一口长气,暗暗为放风筝的庆幸。

孩子们的玩法总有些不合常理,风筝在空中飞久了,怕风筝饿了,便要送饭。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条,绕着风筝线粘一个纸圈,风儿吹动纸圈,纸圈就旋转着沿着风筝线向上走,一直走到风筝的斗线才会停下来。

放风筝最令人沮丧的是“断线”,断了线的风筝像一片树叶,漫无目标地随风飘去。放风筝的孩子只能无可奈何地叫一声“哦喝”,手忙脚乱地收线耙子,尽可能地挽回一些风筝线。也有腿快的去追风筝,不过多半是无功而返。那风筝不是挂在高高的树梢,就是掉进岷江中,随波逐流去了。

天色渐渐暗了,放风筝的孩子回家了。一路上叽叽喳喳评说哪个的风筝造型好,哪个的风筝飞得高。还有的不开腔,心里头在想:我明天也要糊一只风筝来放!

下一篇 放大1 缩小1 默认1